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自己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岸见一郎
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岸见一郎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还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岸见一郎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岸见一郎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岸见一郎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岸见一郎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
岸见一郎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岸见一郎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岸见一郎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岸见一郎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岸见一郎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岸见一郎
共同体感觉,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岸见一郎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岸见一郎
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岸见一郎
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岸见一郎
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而且,判定某种行为“好”还是“坏”是以他人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岸见一郎
把人生当做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一瞬间便已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但是,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失的原因论紧密相关,而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做“在路上”。
岸见一郎
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和非生物。
岸见一郎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岸见一郎
«
1
2
...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
1640
1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