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自己
广为流传的社会科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劝说而做的那样,我们就是在把我们自己看作普遍性的例子,而这样就使我们深刻而痛苦地疏离于我们自身的体验和我们的人性。
苏珊·桑塔格
看书、写作之后还能干什么工作挣足够的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我曾经天真地以为与其做伪知识分子的什么事,比如教书,还不如做某件无意义的事情——我没有意识到一个人会因为他大部分工作时间里的活动而变得多么的麻木、枯竭。)这打消了我企望过无产者生活的一半的念头,我目前注重身体存在的方式已经剥夺了我的另一半幻想!
苏珊·桑塔格
犹豫、迟钝”,他在里写道。迟钝是忧郁症性格的一个特征。言行笨拙则是另一特征,这样的人注意到太多的可能性,而未发现自己不现实。还有一个特征便是顽固,这是因为他渴望高人一等——这实在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在土星的标志下》
苏珊·桑塔格
世上最令人向往的是忠实于自己的自由,即诚实
苏珊·桑塔格
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它意味着把你自己置于与世界的某种关系中,这是一种觉得像知识,因而也像权力的关系。而摄影基本上是一种不干预的行为。
苏珊·桑塔格
被诊断、被治疗。第二种假说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可从心理上予以看待。大致来说,疾病被解释为一个心理事件,好让患者相信他们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他们(无意识的)想患病,而他们可以通过动员自己的意志力来治病;他们可以选择不死于疾病。这两种假说互为补充。第一种假说似乎在消除内疚感,而第二种假说又恢复了内疚感。有关疾病的诸种心理学理论全都成了一种把责任置于患者身上的有力手段。患者被告示是他们自己在不经意间造成了自己的疾病,这样好让他们感到自己活该得病。
苏珊·桑塔格
和走向繁荣之机会一同来到的还有对文化的最激烈的改变。人们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和价值体系彻底摧毁。这个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真是不可思议。它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的社会思潮,它比共产主义来得更加激烈。从文化的意义讲,共产主义算是保守的。当然,什幺制度也不会永远存在。但暂时,也许要好几十年,还没有其它的选择。这幺说吧,得有一个近乎全球生态方面的灾难才能使人们重新考虑新的世界制度。
苏珊·桑塔格
我们自己——的能量,确切的说,权利。真正的解放,我们被告知,是注意更多、更多。
苏珊·桑塔格
固执、极其严肃的人也会对在他看来可能高于他的人奉承拍马,知道了他几次到丹麦拜访布莱希特时也会让他自己被布莱希特“嘲弄”(他本人语)、被他蔑视,人们也就不会感到有什么惊讶。知识生活的王子也可能是一个弄臣。
苏珊·桑塔格
遮遮掩掩似乎是必要的。他与别人的关系复杂,不明朗。那些高人一等的、不足的、情感迷惘的感觉,那种不能得到想得到的、抑或甚至无法对自己以合适的(或统一的)名称讲出来的感觉——所有这些感觉都觉得应该掩盖在友好,或在最具道德原则的操纵之下。使用一个由那些了解卡夫卡的人也用在他身上的词语,舒勒姆谈到了本雅明与别人的关系的一个特征,即“几乎是中国式的彬彬有礼”。
苏珊·桑塔格
不足、重复、仅仅实现等等的媒介。在时间里,一个人不过是他本人:是他一直以来的自己;在空间里,人可以变成另一个人。本雅明方向感差,看不懂街上的路牌,却变成为对旅游的喜爱,对漫游这门艺术的得心应手。时间并不给人以多少周转余地:它将我们从后往前推,把我们赶进现在通往未来的狭窄的隧道。但是,空间是广阔的,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不同的位置、十字路口、通道、弯道、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死胡同和单行道。真的,有太多的可能性了。由于土星气质特征是迟缓,动辄表现出犹豫不决的倾向,因此,具有这一气质的人有时不得不举刀砍出一条道来。有时,他也会以举刀砍向自己而告终。
苏珊·桑塔格
当过度的情感得到肯定时,它们就不再被类比为一种可怕的疾病—那样类比,是为了贬低它们。相反,疾病被看作是丰富情感的表达。结核病是这么一种疾病,它使强烈的欲望表露无遗;不管结核病患者自己是否情愿,结核病都显露出患者自己不愿表露出的东西
苏珊·桑塔格
不再把疾病视为对那种客观存在的道德人格的应有的惩罚,而把它当作内在自我的发泄,这看起来似乎不那么有道学气。但结果却证明,这种看法有同等的道学气和惩戒性,甚至有过之。那种认为疾病是人格之表达的浪漫观点,不可避免地与那两种现代疾病(过去的结核病,现在的癌症)一起被引申开去,从而断定人格可以诱发疾病—这是因为,人格没有向外表达自己。
苏珊·桑塔格
只要我们感到自己有同情心,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不是痛苦施加者的共谋。我们的同情宣布我们的清白,同时也宣布我们的无能。
苏珊·桑塔格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献出自己的——切,这才是幸福的。
雷锋
征服自己的感情和愤怒,就能征服一切。
赫伯特·斯宾塞
在圣经上面有这样一句话:一个父亲追赶自己的儿子,追呀追呀,拼命地搂住儿子的脖子亲吻。
赫伯特·斯宾塞
一个人是否高贵,并不在于别人如何去看他,而在于它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赫伯特·斯宾塞
一个人的思想就是他所生的子女,子女既然要出生,当然用不着勉强去堕胎。他与其他的人相似,同是寻求“不可知原因”的许多分子之一﹔当这“不可知的原因”在他身上形成相当的信仰之后,自然要将之说出。这是他分内之事,且又不侵犯到别人......所以聪明的人,并不把自己的信仰当成偶然之事。一旦有了新见解就应毫不惧怕地发表出来。发表后的结果如何倒不必担心,因为他已经尽了本分。假如他的言论正如他所期望的能够被实现,当然最好﹔万一不能实现,也没有什么坏处,──虽然不能如期望实现般美好。
赫伯特·斯宾塞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赫伯特·斯宾塞
«
1
2
...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
1626
1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