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发展
在今天,社会普遍认为企业财富既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也离不开员工的创造,而且员工将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财富分配时也应充分维护员工的利益,不能把员工当成会说话的“机器”。
宋志平
我常想,汉字真的是博大精深,企业的“企”字是“人”字下一个“止”字,就是说企业离开了人就停止运转、止步不前了。人是企业的主体,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中心,把实现人的幸福、人的价值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追求,这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的主线。
宋志平
过去,我所讲的主要是激励机制,更多地将机制视为手段,把员工视为企业的雇员,机制是用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随着我对新发展理念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共同富裕理解的不断加深,以及对企业的目的认知上的升华,我觉得应该把激励机制升华为共享机制,把企业当成利益相关者的共享平台,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翁。我相信,这样的企业更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更受社会尊重。
宋志平
我所思考的“共享”不同于大家平时讨论较多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层面的“共享”,而是围绕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展开的,主要探讨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财富的分配、企业的机制等。
宋志平
我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比员工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没有比客户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也没有比投资者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员工、客户、投资者,都是企业离不开的人,重要的人。企业只要有了这“三个信心”,就能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宋志平
企业家是富于创新意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领导者,与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等无关。民营创业者、具有创新改革意识的国企领导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等共同构成中国的企业家队伍,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宋志平
伟大的公司需要伟大的董事会。董事会是企业的大脑,企业有没有一个好的董事会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非常关键。董事会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需要在发展和风险的两难中作出选择,如果只重视发展而忽视风险,企业可能轰然倒下;如果只重视风险而忽视发展,企业可能止步不前。所以,能否把握好发展与风险的平衡,体现了董事会决策水平的高低。
宋志平
经营的目的是获得效益,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而治理的目的是防范风险。规范的治理结构、高瞻远瞩的董事会和精干高效的经理层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根基。
宋志平
中国建材集团是靠联合重组一路发展起来的,各地不同的企业分别加入,集团企业文化是开放包容的。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一直推进以融合为特质的“三宽三力”文化,即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
宋志平
混合所有制要想取得良好成效,关键是要做到“三高三同”。“三高”就是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三同”就是在混改过程中,一定要有同心、同向、同力。总之,发展混合所有制,各方要在战略上一致、文化上的认同、产业链上协同,并且要有长期合作的打算。
宋志平
发展混合所有制不仅是资金的混合,更是能力的混合、优势的混合、文化的混合,最要紧的是发挥国企和民企的优点,把国企的经济实力、规范管理和民企的市场活力、拼搏精神、企业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宋志平
混合所有制其实解决了国企融入市场这一世界性难题。国企民企是相互融合,共赢发展。混合所有制既不是国进民退,也不是国退民进,而是国民共进。
宋志平
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国企应该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可采取相对控股、第一大股东和参股形式。企业的股权需要多元化,但也不能过于分散,否则就会“三个和尚没水吃”,股东无法统一意见或不会真正关心公司发展,导致公司权力被经营层操纵,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内部人控制”,这是要小心避免的。
宋志平
今天,我们既要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也要建设品牌强国,积极打造一流的品牌,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提高全球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产品品牌的认知度,这样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宋志平
大企业要能变小,小企业要能做大。就像人生命的延续方式和大家庭的解体过程一样,生命不能通过若干的个体而持久,而是通过一代代繁衍而延续。企业也一样,投资新公司发展新业务是持续发展的方法,而老公司和老业务该退出时就要退出,这就叫吐故纳新。
宋志平
对企业来说,风险是客观的,如影随形。做企业是在发展和风险的两难中进行选择。如果只顾发展而忽视风险,那企业可能轰然倒下;如果只考虑风险而不顾发展,那企业可能止步不前,在竞争中被淘汰。做企业要用制度来防范风险,决策正确是规避风险的重要基础,风险出现之后要确保它可控、可承担,处理原则就是将损失降至最低。
宋志平
企业要想快速切入一个新行业,布局新产业,如果发现这个行业中有企业在重大创新上已有突破或形成一定的核心专长,就可以迅速重组它,用资金支持它发展壮大起来。如果重组对象能赚钱,那就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以多给一两个月的鸡蛋钱。对方得到的是公允的价格,企业买到的是重组后的利润,这就是我常讲的“老母鸡理论”。
宋志平
以前的管理理论把企业成长分为两大类,把企业自我发展、内生式滚雪球发展的方式称为“有机成长”,而把并购重组称为“无机成长”。如果在重组时同步进行有效的深度整合,联合重组也可以从无机变有机。
宋志平
把资源分配好,也是个技术活,关于如何做好分配,我有三个原则。一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资源配置。二是按照效益原则进行资源配置。三是给高成长创新业务配置资源。
宋志平
对大企业来说,在做好持续性创新的同时,应克服惯性思维和阻碍创新的内部制度,把持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结合起来,在创新的两难中平衡发展。持续性创新是看家本领,企业必须做好,同时又要投入一部分人力、财力研究颠覆性创新。不注重持续创新,今天就没饭吃;而不注重颠覆性创新,明天可能就没饭吃。
宋志平
«
1
2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
189
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