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不用同道的人而只用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的道理呢?
所以江河不嫌弃小溪的水来灌注,就能汇成巨流。被称为圣人的人,不推辞难事,不违背物理,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人物。
这些人很少不是死于自己的所长,所以说∶事业达到顶峰就难以持久。
夏桀好商纣就是没有任用天下之贤士而遭到杀身之祸吗?所以说∶”赠送国宝,不如举荐贤能的人才。”
所以,即使做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没听说过想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难的。
所以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是不失败,其次则是败了却还有办法成功,这才叫善于用人。
不是别人而去拥有,不是人却没有它,那就不是墨了。所以不能凭个人喜好行事的人,他说的话你可以接受,但是也可以反驳。这就叫“非人而有之”;如果自己都接受了别人的意见,那就是不合情也不合理。一个团体里都需要有共同意愿的人。如果大家都要这样去做决策的话,那就没有了。大家各为其主而行又互相矛盾,这个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去正确进行判断和选择了!这句话反映出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从整体出发的原则。而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下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国家正常运转和发展。所以我们对待事物要秉持客观冷静的态度;也正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呢?一定是要以对方为重为本的!无论你做什么事情也好,做什么都不能违背内心去强求。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有对得起自己才有可能得到幸福!
虽然有千里之远,我仍然会去的;即使富贵,我也不会贪图!——虽然我很穷,但是我能忍受贫穷。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个社会再现实不过了。再美好的理想都会逐渐实现;再好的理想都会实现。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努力作为人生的目标。
如果有自己的长处,就会有自己的追求;如果能让自己发挥出来并得到相应的报酬,就会得到所想要的。这句话表明了人要有志向和追求,不要为了个人方便而牺牲他人和社会进步。墨家倡导和谐社会的思想也被后世视为仁爱思想。它强调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在不断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应当实现他人和社会的价值。这也即是墨子所说的“取之于人而用之于人”。
想治理国家,首先要先去治民。治民要先正己,做好治家的工作,把自家子弟教育好了,自己就会以身作则;只有做到先正自己,才能在治民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只有先做好自己,才能为别人带好头和榜样;只有先身体力行才能有好作用榜样示范作用。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治理国家的好方法。只有先立好自己的身才能对社会起到好的表率作用。
优良的马匹不好驾驭,但是可以载重物跑得很远;有才能的人不好驱使,但是可以使国君更加受人尊敬。
听听他们的言论,看看他们的实际行为,考察他们的能力,谨慎的授予官职。
效法的人如果不仁义,我们就不可以效法他。治理国家,管理人民应当要以人为本,用仁义管理世俗。
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爱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也爱他;为别人谋求利益的人,别人也一定为其谋求利益;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也憎恨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残害他。
君主对于有才能的贤良之人应当抬举,让他处于尊位,富贵绵长;对于没有能力且无德的人应当废弃,让他贫困低贱,成为受驱使的奴仆。
一个人的好名声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得到的;名誉也不是靠欺诈伪装的手段来赢得的。
你把桃子投于我,我把李子回赠与你。桃子和李子价值相当,表明我本人是知恩图报的,也有互相赠送,礼尚往来的意思。
水的源头如果浑浊,那么水流就不可能清澈;言行不讲信用的,名声必然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