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收集《论持久战》用名人名言点亮生活照亮心灵
收集《毛泽东文选》格言名句提升自我成就未来
收集《毛泽东书信选集》名言文案让我们在挑战中成长不断进步
汇总《毛泽东选集》文案金句让内容更有创意脱颖而出
摘录《沁园春·雪》每一句经典名句都是人生的指引照亮前行
收集《清平乐·六盘山》名人名言是成功的秘诀引领我们
毛泽东
亡国论之没有根据,俱如上述。但是另有许多人,并非亡国论者,他们是爱国志士,却对时局怀抱甚深的忧虑。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加上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这一个条件,于是在强弱对比之外,就还有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这就是中国决不会亡的根据。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于是问题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这类人中国各地都有,因此,抗日阵线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妥协问题,恐怕终战争之局也不会消灭的。当此徐州失守武汉紧张的时候,给这种亡国论痛驳一驳,我想不是无益的。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好在他们还不去宣传,不然真糟。农民对他们的信仰当然要大些啊!”这类中国必亡论者,是妥协倾向的社会基础。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有个学生从湖南写信来说:“在乡下一切都感到困难。单独一个人做宣传工作,只好随时随地找人谈话。对象都不是无知无识的愚民,他们多少也懂得一点,他们对我的谈话很有兴趣。可是碰了我那几位亲戚,他们总说:“中国打不胜,会亡”,讨厌极了。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抗战以前,存在着许多亡国论的议论。例如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如果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抗战以后,公开的亡国论没有了,但暗地是有的,而且很多。例如妥协的空气时起时伏,主张妥协者的根据就是“再战必亡”。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到了新的一定阶段时,就将发生强弱程度上和优劣形势上的大变化,而达到敌败我胜的结果。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然而情况是继续变化的。战争过程中,只要我能运用正确的军事的和政治的策略,不犯原则的错误,竭尽最善的努力,敌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将随战争之延长而发展,必能继续改变着敌我强弱的原来程度,继续变化着敌我的优劣形势。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他们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惧怕对日妥协,二是怀疑政治不能进步。这两个可忧虑的问题在广大的人们中间议论着,找不到解决的基点。我们现在就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但是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障碍既除,政治的目的达到,战争结束。障碍没有扫除得干净,战争仍须继续进行,以求贯彻。因此可以说,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一九三八年五月)
毛泽东
/
《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