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善
大多数认识我的人都会说,我善于倾听。
瑞·达利欧
父母和学校过度强调了“始终保持正确”这一点的价值。根据我的经验,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往往最不善于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因为他们已经习惯把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和机会联系在一起。这是影响他们进步的重大障碍。
瑞·达利欧
谨记,无论你处在哪个阶段,都会遇到许多以前从未遇到的事,你需要妥善处理这些事,这很重要。具体的做法是,你需要意识到,在你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经历过这些事,你可以请他们讲述相关经历,从而获得良好的原则,以最好的方式应对这些事。心态要开放,不要师心自用!
瑞·达利欧
要关注那些红色的里程碑,因为它们是最关键的,会影响你要走的路。当你处在某个节点时,好好思考对你来说极为重要,这样你才能妥善地应对这些时刻。
瑞·达利欧
我写这本日志是为了让你开始一段旅程,去思考你所处的现实,制定出有效应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原则。我希望这本日志成为个人“避难所”,你可以在这个避难所里思考眼前的形势,以及如何妥善应对形势,而你写下来的思考将成为你最宝贵的财产之一。我相信,如果你这么做了,你的生活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瑞·达利欧
我发现,尽管也有一些人从善如流,但大多数人不能既坚定果断同时又心态开放。比较典型的是,他们更倾向于多一些坚定果断而少一些开放心态(因为相比换位思考而言,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更容易一些,也因为人往往固执,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提醒人们要两者兼顾是很重要的,并记住决策是个两步走的程序,必须先搜集信息,再做决定。要提醒人们,那些能改变自身主张的人是最大的赢家,因为他们有所获益。
瑞·达利欧
除了自我意识障碍,你(以及所有其他人)也会有盲点。在盲点区域,你的思维方式会阻止你以最合理的方式看待事物。就像人的辨音能力和辨色能力各有差异一样,观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我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例如,有些人天生会看到大局而忽视细节,而另一些人天生会看到细节而忽视大局;一些人习惯竖向思考,而另一些人习惯横向思考。认识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能让我们妥善地处理差异,使之不再成为问题
瑞·达利欧
做好这一点的关键是:1、放慢你的思考速度,以便确认你用来做决定的标准。2、把你所使用的标准写下来,以决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你将为自己创设一条新的原则。3、下次这种“同一类型事物的又一个表现”出现时,可以应用这条原则,看其效果如何。想想这些原则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在“同一类型事物的又一个表现”出现之前,完善这些原则。
瑞·达利欧
例如,创造力很强、目标很清晰,善于把握大局的人可能就会在生活细节上吃亏。
瑞·达利欧
激进的透明度在很多方面促进了善,原因相同,坏事更可能发生在闭门造车的情况下。
瑞·达利欧
擅长书本学习的人倾向于从记忆中调出他们所学的内容,以便遵循存储的指令。其他更善于内化学习的人则使用来自他们潜意识的想法。经验丰富的滑雪者不会背诵如何滑雪的指示,然后执行这些指示;相反,他“不假思索”地做得很好,就像他不假思索地呼吸一样。理解这些差异至关重要。
瑞·达利欧
对我来说,生活中最好的东西——有意义的工作、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有趣的经历、良好的食物、睡眠、音乐、思想、性和其他基本需求和快乐——在过去的某个时期,并没有因为拥有大量的钱而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瑞·达利欧
我要捐出我一半以上的钱。我很乐意把这些钱捐给政府,如果政府把我捐给慈善机构的项目放在一起,我相信这些钱被有效地用于帮助人们。
瑞·达利欧
只要你是善良的,就会持续年轻。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我们在与她的丑陋比邻时都感到自己无比美丽。她的质朴装饰了我们,她的罪过反衬出我们的圣洁,她的痛苦让我们的健康显得光彩照人,她的笨拙让我们觉得自己充满幽默感。她的不善言辞让我们觉得自己能言善辩。她的贫困让我们保持慷慨大方的气度。她的白日梦甚至被我们用来消弭自己的噩梦。她允许我们这样做,因此她理应受到我们的鄙视。我们拿她来磨砺自我,用她的懦弱来衬托我们的品格,在自我强大的幻觉中心满意足。
托妮·莫里森
恶无处不在,原因之一是它往往会以善的面目出现。
约瑟夫·布罗茨基
恶无处不在,原因之一是它往往会以善的面目出现。
约瑟夫·布罗茨基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纸张上,无论是通过行为还是借助修饰语,能让你保持住你的尊严的东西就是善良和斯文。
约瑟夫·布罗茨基
恶无处不在,原因之一是它往往会以善的面目出现。
约瑟夫·布罗茨基
无论你们选择做多么勇敢或谨慎的人,在你们一生的过程中,都一定会与所谓的恶进行实际的接触。我指的不是某本哥特式小说的所有物,而是,说的客气些,一种你们无法控制的可触摸的社会现实。无论多么品行良好或精于计算,都难以避免这种遭遇。事实上,你越是计算,越是谨慎,这邂逅的可能性就越大,冲击力也就越强烈。这就是生命的结构,即我们认为是恶的东西有能力做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原因之一是它往往会以善的面目出现。
约瑟夫·布罗茨基
«
1
2
...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
273
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