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最后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管曾经追的人有几个,到最后一直愿意陪在你身边的,而你又愿意慢慢接受的才是最好的,那些追到中途走的人,也都将成为不对的人,时间也将为你带来对的人。
金星
竞争经济的最后手段是诉诸法警,而计划经济的最后制裁则诉诸绞刑官,这句话说得很好。
哈耶克
首先要选择一个可以传授的观点,即清楚而令人信服的说明公司是什么、公司为何存在和公司如何运作;其次是学会讲述戏剧性的故事;最后是要有一套好的教学方法。
杰克·韦尔奇
利用互联网,在通用电气官僚主义的棺材板上钉下最后一个钉子。利用电子商务,终结官僚主义。
杰克·韦尔奇
这是一个屌丝逆袭高富帅的故事。刘邦是屌丝,项羽是高富帅,韩信是技术宅。屌丝一定要联合技术宅才能搞跨高富帅,而想把钱最后都装在自己兜儿里,还得弄掉技术宅。
陆川
谁落在最后面,谁就落在魔鬼的手里。
西奥多·德莱塞
约翰·巴罗夫决不会因年龄大而不能改变自己的观点。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仍在成长。那些由于年老而不能改变观点的人是虽生犹死,葬礼只不过是一个仪式而已。
亨利·福特
我们最后变成什么样,并不取决于我们选择了那条道路,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
亨利·福特
连续40年每年回报20%的投资只存在于梦想之国。现实世界中,你得寻找机会,然后和其他机会对比,最后只找最吸引人的机会投资进去。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这是你大一经济课上就学到的。游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所谓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非常愚蠢。
查理·芒格
如果你买的股票每年复利回报15%,持续30年,而你最后一次性卖掉的时候交35%的税,那你的年回报还有13.3%。反之,对于同一支股票,如果你每年都卖一次交一次税,那你的年回报就只有9。75%。这个3.5%的差距放大到30年是让人大开眼界的。
查理·芒格
罗巴克(西斯连锁百货公司)时,他们在城市的郊区一步步打败小的供应商,直到最后开始进军城市区,去毁灭“大人物”。占尽优势的西尔斯百货公司却在长期的优势下逐步陷入官僚化,在这样的体系下,如果你有新点子,保不准会成为这个系统的敌人(既得利益者阻碍了创新和变革)。
查理·芒格
千万别陷入受害的情绪走不出来,总觉得都是别人的错,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害人。你一直这么想,最后别人都不愿意和你沾边了。不应该这么想。
查理·芒格
你需要了解勤奋的重要性:坐下来,把事情完成。我的人生中曾有两个合作伙伴,他们组建了一个小的设计/建造施工队伍,并设定了如下规则:两个人的合作关系中,所有的事情平摊,更重要的是:“每当我落后与给客户的承诺时,我们将一起每天工作14小时,每星期7天,直到完成为止。”最后,那家公司没有失败。两位合伙人死的时候都很富有。
查理·芒格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像大多数人那样,你将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
查理·芒格
也许所有教育最有价值的结果是,当你不得不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你是否喜欢它,你都有能力去完成这项必须的任务。这是每个人应该学的第一课,然而,无论一个人多早接受教育,这可能是他彻底学到的最后一课。
查理·芒格
千万别陷入受害的情绪走不出来,总觉得都是别人的错,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害人。你一直这么想,最后别人都不愿意和你沾边了。不应该这么想。
查理·芒格
富兰克林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之一,尽管如此,他在一生中也做了很多错事。当然,如果富兰克林有机会重活一次,肯定跟少犯很多错。无论是谁重活一次都能少犯错,但是又有多少人能重活一次呢?一个都没有。所以我们在假设,在空谈。但德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我一直很喜欢,是这么说的:人最大的遗憾是,活明白的时候已经老了!这个遗憾无论是谁都有,包括富兰克林。最后也想明白了,不和自己纠结了,也挺好。我这一生,没有什么想要改变的。
查理·芒格
长期而言,一个公司股票的盈利很难比这个公司的盈利多。如果公司每年赚6%持续40年,你最后的年化回报也就是6%左右,即使你买的时候股票有很大的折扣。但反过来如果公司每年资产收益率达18%并且持续二三十年,即使你买的时候看起来很贵,他还是会给你带来惊喜。
查理·芒格
连续40年每年回报20%的投资只存在于梦想之国。现实世界中,你得寻找机会,然后和其他机会对比,最后只找最吸引人的机会投资进去。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这是你大一经济课上就学到的。游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所谓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非常愚蠢。
查理·芒格
如果你买的股票每年复利回报15%,持续30年,而你最后一次性卖掉的时候交35%的税,那你的年回报还有13。3%。反之,对于同一支股票,如果你每年都卖一次交一次税,那你的年回报就只有9。75%。这个3。5%的差距放大到30年是让人大开眼界的(博主注:30年后前者回报42。35倍,后者只有16。3倍,相差26。05倍)。
查理·芒格
«
1
2
...
87
88
89
90
91
92
93
...
119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