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发展
中国建材集团是靠联合重组一路发展起来的,各地不同的企业分别加入,集团企业文化是开放包容的。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一直推进以融合为特质的“三宽三力”文化,即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
宋志平
混合所有制要想取得良好成效,关键是要做到“三高三同”。“三高”就是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三同”就是在混改过程中,一定要有同心、同向、同力。总之,发展混合所有制,各方要在战略上一致、文化上的认同、产业链上协同,并且要有长期合作的打算。
宋志平
发展混合所有制不仅是资金的混合,更是能力的混合、优势的混合、文化的混合,最要紧的是发挥国企和民企的优点,把国企的经济实力、规范管理和民企的市场活力、拼搏精神、企业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宋志平
混合所有制其实解决了国企融入市场这一世界性难题。国企民企是相互融合,共赢发展。混合所有制既不是国进民退,也不是国退民进,而是国民共进。
宋志平
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国企应该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可采取相对控股、第一大股东和参股形式。企业的股权需要多元化,但也不能过于分散,否则就会“三个和尚没水吃”,股东无法统一意见或不会真正关心公司发展,导致公司权力被经营层操纵,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内部人控制”,这是要小心避免的。
宋志平
今天,我们既要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也要建设品牌强国,积极打造一流的品牌,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提高全球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产品品牌的认知度,这样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宋志平
大企业要能变小,小企业要能做大。就像人生命的延续方式和大家庭的解体过程一样,生命不能通过若干的个体而持久,而是通过一代代繁衍而延续。企业也一样,投资新公司发展新业务是持续发展的方法,而老公司和老业务该退出时就要退出,这就叫吐故纳新。
宋志平
对企业来说,风险是客观的,如影随形。做企业是在发展和风险的两难中进行选择。如果只顾发展而忽视风险,那企业可能轰然倒下;如果只考虑风险而不顾发展,那企业可能止步不前,在竞争中被淘汰。做企业要用制度来防范风险,决策正确是规避风险的重要基础,风险出现之后要确保它可控、可承担,处理原则就是将损失降至最低。
宋志平
企业要想快速切入一个新行业,布局新产业,如果发现这个行业中有企业在重大创新上已有突破或形成一定的核心专长,就可以迅速重组它,用资金支持它发展壮大起来。如果重组对象能赚钱,那就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以多给一两个月的鸡蛋钱。对方得到的是公允的价格,企业买到的是重组后的利润,这就是我常讲的“老母鸡理论”。
宋志平
以前的管理理论把企业成长分为两大类,把企业自我发展、内生式滚雪球发展的方式称为“有机成长”,而把并购重组称为“无机成长”。如果在重组时同步进行有效的深度整合,联合重组也可以从无机变有机。
宋志平
把资源分配好,也是个技术活,关于如何做好分配,我有三个原则。一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资源配置。二是按照效益原则进行资源配置。三是给高成长创新业务配置资源。
宋志平
对大企业来说,在做好持续性创新的同时,应克服惯性思维和阻碍创新的内部制度,把持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结合起来,在创新的两难中平衡发展。持续性创新是看家本领,企业必须做好,同时又要投入一部分人力、财力研究颠覆性创新。不注重持续创新,今天就没饭吃;而不注重颠覆性创新,明天可能就没饭吃。
宋志平
创新型企业有五大特征。一是拥有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二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创新不断档。三是具有行业带动力和自主品牌。四是能产生显著效益。五是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
宋志平
企业创新除了要重视高科技,也要重视中科技和低科技。一方面是可以用高科技引领中科技、低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中科技、低科技也是高科技的基础。
宋志平
面对经济下行和企业过剩压力时,不少企业希望转行,但对大中型企业来讲,转行其实是不容易的,进入一个完全不熟悉的行业风险很大。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还是应该构建起企业的成长曲线,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去转型,并在自己的领域做好细分,而不是遇见困难就转行,不过,被创新颠覆和被新产品替代的行业确实需要果断转行。做企业,还是要遵循行业发展的规律与企业成长的逻辑。
宋志平
做企业要突出主业,重点发展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选择新业务要有原则立场,一些企业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偏离了主业,盲目扩张。一般中小企业,建议还是走专业化道路。企业在现有业务已做到极致的情况下,或者是产业型的集团,可以考虑进行有限的相关多元的发展。
宋志平
一家企业能不能有大的发展,往往不是取决于它怎么做,而是取决于它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战略就是一场选择与取舍,一旦选定了,就在选定的范围内做到极致。做企业,不能包打天下,而且要学会三分天下。
宋志平
战略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定目标,就是做什么和做到什么样;二是研究如何获取资源,是靠内生式发展,还是靠整合资源的方式,或者是靠资本运营的方式;三建立竞争优势,也就是如何形成规模、技术、管理、品牌等竞争优势。
宋志平
企业要在成本贵的地方发展,就要“往上做”。日本、德国的人力成本比中国还高,但是他们还有工厂,工厂还能继续发展下去,靠的就是做小而精的产品。只要利润高,成本就可以分摊出去。
周其仁
真正驱动经济发展的是产品,不是产业。看一个地方未来有没有竞争力,一定是看它的产品变动,看它五年前和五年后在卖什么。所以,一个地方要做产品的品类目录,有了产品变化的信息,就可以知道经济是怎么走的。
周其仁
«
1
2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
181
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