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存在
变异选择学说预测了与人类学习有关的一些相当简单的事情。它预测,人类大脑的两个强大特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两大特征分别是:存储大量知识的数据库与即时利用数据库的能力。这两大特征,一个让我们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犯了错误;另一个让我们从错误中学习。两者都给了我们在迅速变化的条件下增加新信息的能力。
约翰·梅迪纳
10年后,对一个完全固化的记忆痕迹进行检索,可能只是重建学习最初时刻的一个尝试,而这时的记忆时间只有几毫秒!因此,目前的模型看起来像这样:(1)由于记忆的多元恢复,导致皮层内的突触改变逐渐累积,从而产生长期记忆。(2)这种恢复由海马主导,也许要持续多年。(3)记忆不受内侧颞叶支配,并且这一新的、更稳定的记忆痕迹被永久性地储存在大脑皮层中。(4)检索机制可能重建那些在学习的最初时刻被调集去处理信息的神经元的原始模式。
约翰·梅迪纳
当今世界一个大范围存在的问题:一群聪明人组成了一个笨集体。
马修·萨伊德
思想能够直接塑造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以及社会规范和制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思想也塑造了我们的心理。一旦有人从社会群体中学到的东西,比他用一辈子时间单独学到的都要多,那么自然选择就会青睐善于从别人那里汲取想法的人。也就是说,学习榜样人物的能力至关重要。正如亨利克所说:一旦(想法)开始累加……基因的自然选择就会关注如何提升我们的心理能力,从而更好地获取、存储、加工和组织一系列在群体“外脑”中越来越多地存在的提升适应性的能力和实践。这个过程可以被描述为自动催化,也就是动能燃料由自己生产。
马修·萨伊德
西格尔说:“我越想越觉得荒谬,标准化的饮食建议总是存在缺陷,因为它只考虑食物本身,而不考虑吃食物的人。”
马修·萨伊德
高级领导者的存在让团队付出了社会成本,因为他会带来统治型团队的动态反应机制。当这名高级领导者被剥离掉后,虽然整个团队损失了一些知识经验的输入,但余下成员可以更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会带来巨大的价值,远远超出损失部分。
马修·萨伊德
但是在身份的基础中,还有第三个要素,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记忆。这就是这些细致的讨论会出现在一本关于时间的书中的原因。我们并不是连续时刻中的独立过程的集合。我们存在的每个时刻都通过记忆,由奇怪的三条线索与我们最近的和最久远的过去相连。我们的现在充斥着过去的痕迹。我们是自己的历史。我是我自己讲述的故事。
卡洛·罗韦利
通过研究生物的演化与生存,我们理解了生物学。通过研究人与人交往、思考的方式,我们才理解心理学(只有一点点,并不多)……通过形成过程而非存在,我们理解世界。“物体”本身仅仅是暂时没有变化的事件。
卡洛·罗韦利
整个科学的发展都表明,思考世界的最佳方式应该基于变化,而非不变。不是存在,而是生成。
卡洛·罗韦利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时间段,它既非过去,亦非将来,有一定的长度:火星上是十五分钟;比邻星 b 上是八年;仙女座星系中有数百万年。这就是延展的现在,也许是爱因斯坦最伟大最奇特的发现。
卡洛·罗韦利
对运动的物体而言,时间会收缩。不仅不同地点没有一个单一的时间——甚至对同一个地点而言,单一的时间都不存在。时间长短只与拥有既定轨迹的物体的运动有关。
卡洛·罗韦利
玻尔兹曼说明了熵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我们以一种模糊的方式描述世界。他证明了熵就是我们模糊的视野无法区分的不同排列的数量。热量、熵、过去的低熵都是近似地、统计性地对自然进行描述的概念。
卡洛·罗韦利
器物的存在意义,在于“解决问题,响应需求”,让生活更方便舒适更从容优雅愉悦,才是唯一价值。
叶怡兰
教育是谆谆教导我们要有责任感和敬畏感,责任来自于我们对事件发生过程的潜在掌控能力。当习得的知识可以改变结果的时候,无知就成了罪过。敬畏的基础在于这样的一种感觉:现在包含着全部的存在,向前——一切的过去,抑或,向后——一切的未来,直到永远——直到永恒。
怀特海
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征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成功地展示出这种存在着的关系,那么,你就不可能把生活嵌入到任何普通教育的计划之中。
怀特海
纯粹的文学知识是无用的。重要的不是那些知识,而是获取这些知识的方式。文学的存在是为了表达并丰富我们的想象世界和精神王国。
怀特海
大学存在的原因是,是年轻人和老年人在富有想象力的学习中联合起来,从而在汲取知识和热爱生命之间建立联系。大学确实要传递知识,但应该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递。
怀特海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怀特海
文学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表达和扩展我们生活的那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表达和扩展我们内心所存在的那个王国。
怀特海
当一个家庭长期处于压力之中,语言交流会变成刺耳的指责和恐吓,孩子大脑的“避风港”就是保持“高度警觉”,也就是经常提防着靠近的攻击。有时也被称为“战斗或逃避”反应。这种即时防御系统只是大脑在试图进行自我保护。但问题是,这种保护太过,导致大脑最终完全失去了分辨威胁的逼近和威胁不存在的能力。大脑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防御未知的状况上面,导致大脑发育受到了严重影响。
达娜·萨斯金德
«
1
2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
241
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