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价值
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不然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余光中
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 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 不然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余光中
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价值, 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 不然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余光中
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
杜威
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有些人几乎没有什么书本知识,他们的知识是同在特殊情况下的需要联结在一起的,因此他们时常能够有效地运用他们所具有的那些知识,而一些博学多识的人,却时常陷入在大堆知识中而不能自拔,这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是靠记忆得来的,而不是靠思维的作用得来的。
杜威
原子,分子,化学的公式,物理研究中的数学命题,所有这些首先具有知识的价值,但只是间接地有经验的价值。它们代表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和别的工具一样,它们的意义只能通过应用来学习。我们不是看了事物就能了解它们的意义,只能通过它们的工作,把它们作为求得知识的方法的一部分,才能了解它们的意义。
杜威
教育是把知识和生活中实际发生作用的价值统一起来的唯一的突出手段。
杜威
从经验中学习,从只是跟经验有关的书本或别人的言论中学习,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但是学校却同社会生活的通常情况和动机如此隔离,如此孤立起来,以至于儿童被送去受训练的地方正是世界上最难得到经验的场所,而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的训练的源泉。
杜威
教育真正的价值,就通过对学生经验的改造,看他是否懂得独立和自由。所谓独立,就是能自己掌控能力,不必要人帮助;所谓自由,就是不但有理想目的,而且可以让这种理想实现。如果通过教育,学生得到有序且有秩序的、有系统的能力,自己又能够为自己操作,这种教育就是真教育。
杜威
我认为目前科学教学的最大困难之一是,这些资料以纯客观的形式提供出来,或者作为儿童能加于他已有经验之上的一种新的特殊经验。其实,科学之所以有价值正因为它给我们一种能力去解释和控制已有的经验。我们不应当把它作为新的教材介绍给儿童,而应当作为用来显示已经包含在旧经验里的因素,和作为提供更容易、更有效地调整经验的工具。
杜威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儿童在其中获得教养和道德的训练。加深和扩展他的关于与家庭生活联系的价值的观念,是学校的任务。
杜威
呈现给儿童的历史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无论学生在根据这些事实编排剧本也好,或是在建造一艘海盗船也好,其细节及主要思路都要和已知的事实相符合。当一个学生从做中学的时候,他精神上肉体上都在体验某种被证明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经验;他所经历的心理过程,与最早做那些事情的人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完全相同。由于他做了这些事情,他明白了结果的价值,也就是说事实的价值。
杜威
教育上合乎需要的一切目的和价值,它们自身就是合乎道德的。之所以还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这是由于狭隘的和说教式的道德观。纪律、自然发展、文化修养、社会效率,这些都是道德的特性——都是教育工作所要促进的一个社会优秀成员的标志。
杜威
如果课文的内容在儿童发展的意识中占有适当的地位,如果它是从儿童自己过去所做的、所想的和所经受的当中产生出来,能应用于今后的学业成就和知识接受,那么就没有必要为了引起“兴趣”而求助于各种策略和手法。心理化的教材是有兴趣的——这就是把教材放在整个有意识的生活之中,以便它分享生活的价值。
杜威
从前的儿童一面在学校中获得知识训练,一面在家庭生活中直接地去熟悉各种主要的社会和实业的活动。生活大半还是农业的。儿童不断地与大自然的景象接触,他熟悉如何照料家畜,耕耘土地,栽植五谷。工厂制度仍未发达,家庭便是工业的中心。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成功的人物大半就是自乡间来的,这便证明了由于参加实际生活所得的教育价值。这不只是在手和眼的训练上,也不在技巧和熟练的获得上。我们今日学校中的所谓手工训练,正是这样一种代替,帮助儿童自立和进行独立判断,它还能作为一个最好的刺激,来养成儿童规律的和持续的工作习惯。但人们却忘记了这些,转而向“未来”做着所谓准备。
杜威
在学校学习的孩子掌握了结果,但没有经历与结果本身相关的活动;对于杂货店的孩子来说,书中的陈述是有价值和可信的,因为它是一种经验,一种是事实。
杜威
无论是谁,无论是农民、医生、老师还是学生,如果他不知道自己对别人有价值的东西只是有内在价值经验的副产品,他就不会理解自己的职业。
杜威
生活的各个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有它相当的位置;它与过去将来,固有多少的牵连。
俞平伯
动荡性本身并不坏,动荡就是活力。我们唯一要问的是,把所有事物打碎解剖之后,又厌弃一切,还会有什么存留呢?现代中国,在五四运动之后,也经历了一个动荡的时代,我所要问的是,经过这四十多年的动荡,究竟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留下呢?林太乙着
林语堂
萨拉曼卡大学和西班牙别的大学的学生,都以穿得破破烂烂为光荣,大概他们想以此表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并不需要财产来装饰。
普罗斯佩·梅里美
«
1
2
...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
240
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