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对方
如果一对伴侣,首先看着自己的伴侣关系,带着爱看着对方让对方开心,那么孩子就不用让父母开心。孩子不用做出努力让父母开心,因为父母已经让对方开心了。
伯特·海灵格
在伴侣关系中,我们总希望从对方身上获得自父母那里无法满足的爱,但对父母的爱若是没有实践,伴侣关系中的爱也无法成功。
伯特·海灵格
如果伴侣中的一方举止如同一个有教育权威的人,也就是他认为必须要教育对方——这是他从他的父母那里学来的。那么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摆脱这个人。
伯特·海灵格
伴侣彼此空间是有边界的,男人和女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需要给对方一些妥协。给与彼此空间,才有会尊重。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感觉是,男性对女性有尊重,女性对男性也有尊重。男孩通过爸爸学会尊重女性,女孩通过妈妈那里学会尊重男性。
伯特·海灵格
夫妻双方如果能够相互尊重,孩子也会感到被尊重。谁拒绝对方,也就无法在孩子身上看到对方,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分离后仍需承认,例如:你爸爸和我对你一样好,我们虽然用的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是对的。孩子因此能够欣然接纳他的天赋和命运,从中得到力量。不论父母双方有何歧见,孩子没有失去他们,刹那间可以解决大家的压力。
伯特·海灵格
离婚夫妇有时用孩子作为伤害对方的手段,因为对伴侣的痛苦或愤怒会流经孩子。他们在孩子身上看到伴侣,并提醒他们那些未解决的冲突,那是需要他们作为成年人去经历和需要解决。
伯特·海灵格
离婚之后谁得到孩子的监护权,说真的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棘手。有两个原则能够给予指导,能够更好地支持到孩子:一是孩子应该跟着父母中最能肯定对方的那一方;二是无论是谁放弃这段婚姻关系,都不应该得到孩子的监护权。
伯特·海灵格
有些父母通过批评孩子的行为或特征,来秘密地评判他们的伴侣或伴侣的家庭,“你就像你妈或你爸爸一样”。这是冲突和问题的根源,导致孩子感到迷失,没有支持,并分裂在对父母两者的忠诚和爱中。只有当父母双方都承认对方的家庭对孩子同样重要和同样正确时,尊重和爱才能增长。
伯特·海灵格
在自杀事件中,自杀者的亲属常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他们因为有亲人要自杀而感到受辱。解决方法的第一步便是对已自杀者说:我尊重你的决定,你永远是我的XX。尊重与接受是不同的,尊重的话对方便没有被贬。
伯特·海灵格
伴侣中无法生育的一方是没有权力要求对方留下来的。如果对方仍然决定要留下来,无法生育的那一方便要加倍地敬重他/她。
伯特·海灵格
我们在给予的同时,必须要学会去接受和获得。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想要和能够给予对方的,是对方真正需要的,能够真实接受的。否则,我们助人的能量就会消散在虚无当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助人的秩序”的第一条原则:我们给予的,必须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接受的,必须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伯特·海灵格
当助人者出于同情和怜悯去帮助别人,去越俎代庖地承担对方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实际上这种做法剥夺了对方可以成长和体验到自己强大一面的机会,从而(被迫)继续保留在弱小的求助者的角色当中。
伯特·海灵格
当有人想帮你的时候,你要小心。通常当我们想帮助别人,便会削弱对方。
伯特·海灵格
谈判高手永远是站在对方角度考虑的人。
冯晓强
只要你不说结论性的语言,对方就无法攻击你。
冯晓强
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重要。
冯晓强
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的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东西。
安妮宝贝
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乔斯坦·贾德
现在的社会,对方越是有权力,那么受欺压的方面就越发感到不愉快,越要反抗。所以现在与过去不同,是个正因为是上边的命令,所以难于办到的新现象的时代。
夏目漱石
无论对方有多高的权势,多么富有,既然已经断定自己没有承蒙荫庇的希望,于是,对于他们的利害,自然是极其冷漠的。
夏目漱石
«
1
2
...
30
31
32
33
34
35
36
...
67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