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恶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从他处理小事的方式上看出来,因为这个时候他不会特别留心,完全不会对他人有所顾虑。这常常会为我们观察一个人性格上的极端自私提供好机会。倘若在一些小事上就会显露出这些缺点,或从一般行为中可以看出,那我们就会知道在处理大事时,这些缺点也会同样在他身上潜伏,尽管某些事实可能已有所掩饰。我们不要错过这种机会。在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以及“法律不会追究”的琐事中,如果某人置公众利益于不顾而中饱私囊,那我们可以断定,他心中不存在正义,要是没有法纪和强制力来对他进行束缚的话,他必然会是一个十恶不赦之徒。对于他,我们不可信任,应禁止让他进门。这种在小事上不怕破坏法纪的人,一旦有机会觉得自己就算触犯国家法律也可逃脱的话,他们会不惜以身试法。
奥格·曼狄诺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通过打骂来促成孩子学业进步,结果只能让孩子对学业产生厌恶;用打骂来让孩子听话,孩子只会变得更加逆反固执;用打骂让孩子做个好人,孩子只会在责难下心理扭曲变态。
尹建莉
生日前一天,我从恶梦中醒来,心狂跳不止,刚才又梦见数学考试了,水池有一个进水管,
崔永元
已庇其身,天下后世已安之而莫能易,然且任一往之怒,效人之诃诮而诃诮之;小人之不服,非无其理也,而又恶能抑之?
王夫之
古今之变迁不一,九州之风土不齐,人情之好恶不同,君民之疑信不定。
王夫之
性藉才以成用,才有不善,遂累其性,而不知者遂咎性之恶,此古今言性者,皆不知才性各有从来,而以才为性尔。
王夫之
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莫善于胜己。
王夫之
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
托尔斯泰
其实,每次一进山我就后悔了,上到海拔四五千米,风刮着,头疼,恶心,我就骂自己,问自己怎么犯贱又来了?可爬着爬着,还没登顶,我又开始想下一次该登哪座山了……
王石
人家捐没捐款关你什么事啊,你就偷人家东西嘛,还要讲大道理,还要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你恶心不恶心,酸不酸啊,虚伪不虚伪啊!
易中天
事实证明,袁盎的这个主意并不灵。晁错被杀以后,七国并未退兵,作为汉使的袁盎反倒被吴王扣了起来。袁盎给汉景帝出了诛杀晁错的主意后,被任命为“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的部长),出使吴国。袁盎满心以为吴王的目的既已达到,应该见好就收的。谁知道吴王的胃口已经吊起来了,根本不把袁盎和朝廷放在眼里,不但连面都不见,还丢下一句话:要么投降,要么去死。这下子袁盎可就哑巴吃黄连了。虽然后来他总算从吴营中逃了出来,却也从此背上了一个恶名:挑拨离间,公报私仇,谗言误国,冤杀功臣。
易中天
帝国在意的不是他们恶不恶,而是强不强。任何力量只要形成规模,不管是白是黑,是善是恶,都不能允许存在。功高尚且不能盖主,况草民乎?
易中天
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曾国藩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曾国藩
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曾国藩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曾国藩
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曾国藩
99、 你们让所有的人成为凶手,而且,这样一来,你们自己的屠杀罪就不再是一桩罪行,只不过成了人类一个恶不可避免的特征。
米兰·昆德拉
94、 路西法悖论即是:如果一个社会(譬如我们的社会)流泄着损人不利己的暴力与恶意,那是因为这个社会并没有真正经历过恶,没有真正经历过恶的统治。因为历史越是残酷,避难的世界就越是美丽;处境越是平凡无奇,就越像那些“逃亡者”紧紧攀附的救生圈。
米兰·昆德拉
80、 把魔鬼构想成恶的信徒、天使构想成善的战士,都是接受了天使的蛊惑人心的宣传。事情当然比这要复杂。天使不是善的信徒,而是造物的信徒。而魔鬼则是拒绝承认神造的世界是有理性意义的。大家都知道,天使和魔鬼分享着对世界的统治。然而,世界之善并不意味着天使要高出魔鬼一筹(小时候我是这么以为的),而是说双方的权力差不多是均衡的。如果世界上有太多无庸置疑的意义(天使们的权力),我们会被它压垮。如果世界丧失了所有的意义(魔鬼的统治),我们也无法活下去。
米兰·昆德拉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99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