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自己
如果一个男人说:来自我的生命比来自妻子的生命更好。那么他就仿佛将生命握在了他的手中,将生命作为一个个人的事务,并因此自负的认为自己高于生命,这会伤害他的灵魂,会伤害伴侣关系,也会伤害孩子。
伯特·海灵格
有一些被送养的孩子希望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希望父母能够对送走自己道歉,并弥补曾经失去的爱。这个想法可能会阻碍她们与父母联结。
伯特·海灵格
在年幼的孩子中最容易见到这种情况:他们毫不隐瞒地模仿自己的父母。孩子们这种爱的特征,在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会继续在他们内心生活里运作,继续在家庭关系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这种发自爱的行动,会让孩子跟随着父母受苦。这常常是无意识的,但是,由于不断地重复父母的不幸,从而使这种不幸一直延续下来。
伯特·海灵格
接受自己的父母意味着,“不管你给我什么,我都接受。你们给我的已经太多了,足够了。不论我还需要什么,我都会照顾自己,或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现在我会心平气和地离开你们。”那就是说,“我接受你们给我的一切,虽然我可能会离开父母,但我还是他们的儿子或女儿,他们还是我的父母。”
伯特·海灵格
获得内在洞见经验的首要条件是一颗没有意图的心,我们的意图会迫使我们将自己的观点置于真相之上,或者会根据我们先入为主的概念而去改变事实真相,或者是去影响或说服他人。
伯特·海灵格
父母之间出现问题,孩子总会在自己身上找过失,宁愿是自己有错。如果父母说,“我们不再作为伴侣在一起生活了,但我们还是你的父母,你还是我们亲爱的孩子”,这可以解除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孩子应该跟著比较尊重另一方的那位,一般来说是父亲,往往父亲会更为尊重孩子的母亲。
伯特·海灵格
承接他人的悲伤使得自己脆弱。
伯特·海灵格
从命运那里得到不应得的礼物,会使人感受到压力,他要去做点事以作为回报,但他不会以某种方式限制自己。
伯特·海灵格
父母如果为了孩子而自牺牲的话,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不是好事。
伯特·海灵格
过度亲密是对成长的拒绝。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空间。
伯特·海灵格
人在幸福中会体验到危险与不安,因为幸福令人感到孤独;对于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是如此,也会有这份危险不安的感觉。反之,在遭受重重困难和不幸时,人与人更可以保持在群体中。(我的评论——家庭中的人要么一人荣,带动其他人荣;要么在自己荣后让自己差下去,以达到与家庭中其他人平衡;要么远离家庭,以为逃避)在困难和不幸当中,人有一份清白和忠诚的感觉;但在脱离困境和拥有幸福时,却有罪恶和反叛的感觉。
伯特·海灵格
孩子通常是从母亲那里得到食物,并且是母亲关心照顾著他们。但如果一个人得到的远远多于他所需要的,直至损害自己,那么这就是成瘾,也可以说是成瘾行为中的动力。所以,只有男人才适合处理有毒瘾的人,除非女人尊重有毒瘾的父亲。如果父亲有酒瘾,则父亲对儿子说:我敬重你的父亲,如果你要学他,跟他一样,我会接受的。当父亲获得尊敬,孩子便无需变成酒鬼了。男人如果被女人看不起或鄙视,则孩子成瘾的行为机会便增加了。
伯特·海灵格
在命运面前,我们要去学习谦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大小和份量。否则我们就好像年龄回溯一样,进入内心纠结,认同了自己内心的那个“好孩子”。我们个人早期的经历和孩童的愿望会重新浮现,站到不属于自己的序位上,去帮助爸爸、妈妈。自己系统内的纠结将和助人的工作相互混淆、纠缠不清。
伯特·海灵格
而在治疗师那里,如果他给予的东西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话,那么他就得假装自己拥有这些,而案主则很快就会察觉这只是一味“安慰剂”,从而结束治疗关系。这算是好的情况。糟糕的情况是:他不断发展出新的症状,成为长期访客。
伯特·海灵格
助人者,也就是治疗师,通过这样的助人关系会给自己带来另一层损害:这种治疗态度经常会被他无意识的带到自己的私人生活中,在他和其他成年人相处时也喜欢把自己放到更高的位置,无法在平等的关系交往,带来自己人际交往的困难。
伯特·海灵格
当助人者出于同情和怜悯去帮助别人,去越俎代庖地承担对方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实际上这种做法剥夺了对方可以成长和体验到自己强大一面的机会,从而(被迫)继续保留在弱小的求助者的角色当中。
伯特·海灵格
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当中的案主从治疗师那里获得和接受的并不是真正需要的,那么他会潜意识的不断发展出新的症状,契合自己的接受的帮助,来证明治疗师的给予是自己需要的,让自己保持在受助人的角色当中,从而加重病情。
伯特·海灵格
当我们想要达到某种效果,在心理治疗、或者社会工作中,或者是在教养机构,一旦设定特定的目标,就不会起作用。事物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那样,我就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大的位置,也许是想加快一些事物的进度,或是强迫一些事物发生,就在那一刻,我和那更伟大的事物失去连结。
伯特·海灵格
我曾经想过,是什么让人变得伟大?那就是所有使我们与其他人相同的事物,都会让我们变得伟大, 而任何与其他人的偏离,都会让我们变得微小。这种伟大是一种谦虚的伟大,透过这种伟大,我们可以安祥轻松地穿梭在所有人之间。一但有人让自己变得比其他人更大,其他人就不想和他在一起。这种把自己变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方式,会产生攻击性。相反地,表现得和其他人平等一致,这样的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受到欢迎。
伯特·海灵格
问(来访者):“你觉得怎么样?”这是对他人灵魂的一种粗鲁干扰。这样的询问是出于好奇,会从(来访者)那里攫取能量,来满足提问者自己灵魂的需要。
伯特·海灵格
«
1
2
...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
1626
1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