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理论
当然,国家制定法有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似平容易得以有效贯彻;其实,真正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往往是那些与通行的习惯惯例相一致或相近的规定。一个只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贯彻下去的法律,即使理论上其再公正,也肯定会失败。哈耶克曾经指出,在一个传统和惯例使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可预期的社会中,国家的强制力可以降低到最限度。
苏力
我从来就不想争第一,因为我觉得在任何环境里,在任何时代里面,当第一名是非常危险的,无论在哪个行业,当第二名第三名是更适合我,其实我不太看重所谓事业一定要达到一个什么顶峰什么辉煌,其实有很多时候,那对生活来讲没有真正的意义。舞台,从理论上来讲也是虚幻的,人永远留恋舞台很有可能出问题的,一定要分清舞台跟真正生活的区别。
李健
苏格拉底说过:“对于你懂的东西,你才会真正地认同。对于你不懂的东西,你不可能真正地认同。”什么是“懂的”东西呢?就是如康德所说的:“人类的原初设计”。当一些理论迎合了这些“原初设计”,老百姓会觉得你说出了我想说的但是说不出的话。所以,我们要追求真,我们要追求善,我们要追求美。
罗翔
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优势和缺陷,要充分的学会去尊重,而不要轻易的去论断。
罗翔
不论是一个发现或一个理论,任何对自然的新的诠释都首先浮现于一个或少数几个人的心中。
托马斯·库恩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
穆罕默德
人只有靠眼睛才上升到天上;因此理论是从注视天空开始的。最早的哲学家们是天文学家。天空使人想起自己的使命。
穆罕默德
理论诚然不假,人类的内心却比理论复杂、恐怖得多。
太宰治
以善得天下,以伪善治天下,伪得不耐烦,伪得漏洞百出,乃直接恶——回想当初将得而未得天下时,大家以为从前的善还不算善,这次可是真正的善了,因而纷纷投奔,共襄大业。再回想当初伪善开始运作,大家精练作伪的功夫,小伪伪不过大伪,文伪伪不过武伪,大伪武伪到底也败于真恶。“善”无人信矣,“伪善”戏法穿矣,际此将失而未失天下时,上过当吃过亏的人,先要弄清那“善”的理论前导就是狂想妄想,不符人情物理。
木心
经营企业还是要靠天赋,靠经验的,生搬硬套西方理论往往并不见效。
宗庆后
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斯大林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斯大林
心态导致疾病,而意志力量可以治疗疾病——此类理论,无一例外的透露出人们对于疾病的生理方面的理解何其贫乏。
苏珊·桑塔格
疾病是惩罚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对癌症来说,此类观点尤其兴盛。有一些说法,如与癌症“抗争”或“征服”癌症;癌症是“杀手”疾病;癌症患者是“癌症牺牲品”。表面看来,癌症似乎成了罪犯。但癌症患者也被弄得像是犯了罪似的。广为人们接受的那种有关疾病的心理学理论把患病和康复的最终责任全都加在不幸的患者身上。不把癌症仅仅当做一种疾病来治疗,而是当做恶魔般的敌人来对待,这种成见使癌症不仅被看作了一种不治之症,而且是一种羞耻之症。
苏珊·桑塔格
被诊断、被治疗。第二种假说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可从心理上予以看待。大致来说,疾病被解释为一个心理事件,好让患者相信他们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他们(无意识的)想患病,而他们可以通过动员自己的意志力来治病;他们可以选择不死于疾病。这两种假说互为补充。第一种假说似乎在消除内疚感,而第二种假说又恢复了内疚感。有关疾病的诸种心理学理论全都成了一种把责任置于患者身上的有力手段。患者被告示是他们自己在不经意间造成了自己的疾病,这样好让他们感到自己活该得病。
苏珊·桑塔格
我们是温和、务实的人,我们习惯实践多于理论。
伊丽莎白二世
我最为烦心的却是文学在西方的政治倾向:人们阅读文学的时候,把它当成了一种社会评论,而不是一种艺术形成;书本被强迫用作这样或那样的政治理论的服务工具。
彼得·海斯勒
在前景理论的描述中,对人类产生直接情绪影响的是得与失的情绪,而不是财富和普遍效用的长期前景。
丹尼尔·卡尼曼
前景理论的核心内容有三个认知特征,这三个特征在金融状况评估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被看作是系统1的运行特征。1.评估与一个中性参照点相关,这个参照点有时也被视为“适应水平”。2.一种降低敏感度的原则在感觉维度和财富评估变化评估活动中都是适用的。3.损失厌恶,对盈亏进行比较时,亏损似乎比盈影响更大。
丹尼尔·卡尼曼
理论诱导的盲区:一旦接受了某个理论并将其作为一个思考工具,就很难注意到其错误。
丹尼尔·卡尼曼
«
1
2
...
32
33
34
35
36
37
38
...
47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