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他人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岸见一郎
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岸见一郎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岸见一郎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岸见一郎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岸见一郎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岸见一郎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
岸见一郎
关于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以表扬”的立场。
岸见一郎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岸见一郎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岸见一郎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岸见一郎
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岸见一郎
做出伟大产品的公司,自我评价往往以“批评”和“自嘲”为主,而不是以“肯定”和“表扬”为主。我认识的杰出成就人士都认为自己做得不好,之所以能成功只是因为其他人做得更差。
保罗·格雷厄姆
触怒他人的言论是那些可能会有人相信的言论。我猜想,最令人暴跳如雷的言论,就是被认为说出了真相的言论。
保罗·格雷厄姆
你不需要坐下来考虑你的品牌,仅凭你在工作中的表现,你就被品牌化了。无论你是否领导他人,你都在领导自己。问题是:你是否拥有你想要的个人品牌?
布伦达·本斯
个人品牌特质是你与他人交流的个性、态度和流行气质。
布伦达·本斯
我把个人品牌定义框架中的六个元素分为两类:来自外部的元素和来自内部的元素。换句话说,前三个元素:受众、需求和比较,都与他人或某些事物有关。后三个元素:独特优势、理由原因和品牌特征,都与发生在你内心的事情有关。
布伦达·本斯
人们很容易把价值观与偏见等同起来,但两者有云泥之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见,这种前见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有价值观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也拒绝通过他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价值观。
罗翔
培养孩子的他人意识和组织意识的大敌,就是溺爱。因为被溺爱的孩子从小会形成错误的心理期待,认为自己的愿望就是命令,必须得到满足,认为自己无须付出与合作,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东西。这些孩子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共情能力,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家庭和群体的累赘。
M·斯科特·派克
每个人都具备关注他人的能力,也都希望被别人接纳,并融入某个群体,但这份能力需要培养。身为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孩子在生命之初便体会到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周围环境是值得信赖的。如果父母没有做到这一点,没能关注孩子、爱孩子,与孩子形成合作,孩子就很难培养出社会兴趣和组织意识,反而会充满了对别人的怀疑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M·斯科特·派克
«
1
2
...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
202
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