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权利
技术从来不是中立的,它是有价值追求的,所以甘地说啊,能够毁灭人类的七种事物,其中就有没有人性的科学,还有一种是没有是非的知识。很多人经常对法律有一种错觉,认为法律就是对自由的剥夺,但是大家想一想,开车是想怎么开就怎么开自由,还是遵守交通法规开车更能享受驾驶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孟德斯鸠会说:“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因此法律从来不是对自由的彻底剥夺,而是通过设置规则来保障我们的自由。自由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放纵的自由,想干嘛就干嘛;第二种是自律的自由,不想干嘛就可以不去干嘛。
罗翔
人性充满了矛盾,每当我们有梦想,要建造自己的殿堂,就必须承认这一点。但是,动机的自省并没有赋予我们任意评价他人动机的权利。
罗翔
人是目的,不是纯粹的手段,犯罪人因为犯罪而受到惩罚,但犯罪的人依然是人,所以必须获得作为人应有的尊重和权利,法律惩罚他依然是尊重他,而不是把他像畜生一样地乱棍打死,因为离开了法律的约束,很多看似正义的激情迟早会变成狂热的非正义。这就是为什么惩罚罪人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人类发明的法律的正当程序,按照正当程序来惩罚罪人,只要是人就是会犯错误的,司法也必然会出现错误,但如何让这种错误在人们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呢?如何让法律所追求的有瑕疵的正义依然为人们所尊重或信服?只能依靠正当程序。
罗翔
即便是坏人,他也有一些权利是应该被尊重的,我们不能说只要是坏人就没有任何权利。
罗翔
所有的权利一定有其所对应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孰先孰后,这并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 Simone Weil )提醒我们,义务一定在权利之前,只有在一定的道德义务的基础上才可能衍生出法定的权利。义务是无条件的,如果义务需要一个基石,那么这个基石也是超验的。总之,如果没有人自愿承担义务,那么也就不可能产生法律上的权利。
罗翔
多数的同意并不能使任何行为合法化,因为有的行为永远也不能合法。思想家(托克维尔)说:“民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保护少数和个人的权益。”这句话你觉得他是在为少数人说话,其实不然,他其实是在为所有人的权利说话,因为只有保护了少数人的基本权,防止少数人受到多数人的迫害,才能真正保护所有人的基本权,即便你从貌似安全的多数中跌落到少数,你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也会受到法律的保护。那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罗翔
法律既不能人为地强化父母的思庇,不能因为父母显贵处处让其加分;也不能让子女因为父母的过错就雪上加霜,因为父母犯错处处减分。子女怎么能够决定父母犯不犯错?法律上的平等是机会和权利的平等,而不是结果上的平等。
罗翔
唯有重申人的权利和尊严,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抱劳动光荣的观念。
罗翔
但一个健康的法治社会的标志,不是强者恒强,而是作为弱者的个体也可以积极地行使权利,而不必惧怕无端的羁押。
罗翔
在进行性行为之前,行为人有义务了解对方的意愿,不要试图读懂女人的心,而要尊重她们说不与拒绝的权利。
罗翔
权利不仅包括法定权利,还包括道德生活所许可的各种自然权利。
罗翔
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所以我特别要嘱咐你“有分寸”!
傅雷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我们交际了半年,又谈起她在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亲时,她默想了一会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了出来的话。其时是我已经说尽了我的意见,我的身世,我的缺点,很少隐瞒;她也完全了解的了。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鲁迅
人民各项权利,在我们这里,只能说实现了几个重要部分,例如,管理政府,工作权,在现有物质条件限制下的言论、出版、集会权等。至于休息权,中国目前大体上还谈不到,工农更是如此。教育权、老病保养权,还在走头一步。苏联宪法是几个五年计划的产物,在中国许多部分还是理想,不是事实。
毛泽东
爸爸总是胜利,赢得一切他想赢得的东西,难道他没有权利要求他的儿子也这样吗?
卡勒德·胡赛尼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对方是在挑起“权利之争”。
岸见一郎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龙应台
中国妇女是两面性的。正面是一个独立的人,权利平等,经济自立,是新中国的主人;背后却扛着一个沉重的家,依然是传统的,是家庭的主人抑或是奴隶?女人把正面展示给社会,社会因此显得更加文明进步;她把背面留给自己,累在身上,苦在心里。两面夹攻下,有新生的,有传统的,惟独仍然看不见女人自己--女性主体意识淹没在社会和家庭双重角色中。
龙应台
在一个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较简单。孩子的母亲有最大的权利,任何人都得尊重”生母”的权利。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认知:宝宝首先是我的儿子,其次才是她的孙子。对孩子的教养,她可以从旁帮忙,或是提供过来人的经验,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见,但她最后一句话永远是:”当然,决定还是在于你做妈妈的。”
龙应台
我也要求你(孩子)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龙应台
«
1
2
...
12
13
14
15
16
17
18
...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