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成人
素养不但可超越传统知识和能力,更可纠正重知识、重能力、忽略态度的教育偏失,不仅合乎西方的“全人教育”理念,也具有“教人成人”的东方教育色彩。
蔡清田
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充分尊重时,他便可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了,他的成长开关会从此自觉地一个个开启。
郑英
教育,本应成人之美。为此,我在教育生活中努力经营“成全”二字,以期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晴天。
郑英
许多儿童懒惰是为了缓解他们的处境。他们可以把目前的无能和无所成就归因于懒惰,人们也很少指责他们能力不够,孩子的家人甚至会说:“如果他不懒惰,他什么都能干!”孩子对这种说法也暗自窃喜,因为这对缺 乏自信的他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借口。此外,这种说法还成了一种成就补偿,这对孩子和成人都是如此。这个富有欺骗性的“如果”句式就使得他的毫无成就变得理所当然。
阿德勒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成人教育与儿童的教育相类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比成人而言,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能力非常薄弱。若要儿童自行培养这一能力,所需过程会十分漫长。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
阿德勒
那些习惯于把世界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的成人,其思维方式仍然保留着儿童时期的特点。
阿德勒
个体心理学所要表明的是,总是可以从孩子所犯的错误中看到环境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例如,在一个邋遢的孩子背后总有一个帮他收拾、整理的人;一个谎话连篇的孩子总是深受一个趾高气扬的成人的影响,这个成人总想以强硬和严厉的手段来纠正小孩说谎的毛病。在孩子吹牛的习惯中甚至也可以找到环境影响的蛛丝马迹。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渴望的是得到表扬,而不是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他总是渴求家庭成员能够给他肯定。
阿德勒
在成功的人生里,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须的,都对生存有价值。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罗伯特·戴博德
没有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成人状态,只有你自己能决定要怎么做。
罗伯特·戴博德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罗伯特·戴博德
赞扬也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
马歇尔·卢森堡
青少年对事物的感受比小孩或成人更深刻、更全面。但他们冲动的展露情绪时,懂得“这不太好”或“别那样做”的能力还没跟上。家长要找出孩子的出格行为想要传递什么信息,接着解决问题,进行头脑风暴。
菲利帕·佩里
导致成人抑郁症的最常见原因,不是现在发生在成人身上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抚。
菲利帕·佩里
许多成人不得不在生活中努力学习如何放松,因为他们在襁褓时期习惯了焦虑、孤独,或其他不平静和不满足的感觉,那些感觉逐渐变成了习惯情绪。
菲利帕·佩里
导致成人抑郁症的最常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抚。
菲利帕·佩里
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
安德斯·埃里克森
无论是“成人者”,抑或是“受教者”,都在教育实践中履行着不同的“知”和“觉”;无论是“成人之道”,还是教育过程中的“成己修为”,最终以“止于至善”为目的。教育,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温暖的词汇,它记录着人类“求好的历程与结果”。
于漪
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父母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重要的教学教育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
薛瑞萍
成人应当如何善待儿童的单纯呢?对待单纯唯一恰当的方法就是单纯,即像孩子一样地对待孩子。成人很难做到这点,因为在孩子面前,大人总是努力要显示出自己是个教育家。反之,像孩子一样对待孩子,不装样子,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儿童教育家。
严开宏
如果我们意识不到孩子的苦痛,那么成人主宰孩子就会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没有人会重视并认真对待此事,这件事会完全被当作是无所谓的,因为他们“只是孩子”。但是二十年后,孩子长大成人,他们不得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进行报复。他们或许会花大力气同世界上的暴行做斗争,却无法认识到自己内心埋藏着过去被施暴的经历,因为这些经历藏在了理想化的美好童年之后。
爱丽丝·米勒
«
1
2
...
6
7
8
9
10
11
12
...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