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社会
不赚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但只会赚钱的企业也不一定是好企业。企业应该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持续地创造价值、共享价值,服务好客户、给予员工尊严和尊重、将供应商视为价值创造的伙伴、服务好社会和社区等,而不应该仅仅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回报。
宋志平
企业的经济目的是鲜明的,那就是必须要有效益,而企业的社会目的也是鲜明的,那就是要为社会服务。企业的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这更符合今天企业的情况,尤其是我国广大企业的实际情况。
宋志平
在今天,社会普遍认为企业财富既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也离不开员工的创造,而且员工将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财富分配时也应充分维护员工的利益,不能把员工当成会说话的“机器”。
宋志平
在共享理念下,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都充满活力、竞相迸发,积极共创共享社会财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也将为解决全球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宋志平
共享机制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大锅饭”。共享机制的出发点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强调企业员工、技术骨干等人力资本通过员工持股、科技分红等在初次分配中实现与金融资本的利益共享。
宋志平
过去,我所讲的主要是激励机制,更多地将机制视为手段,把员工视为企业的雇员,机制是用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随着我对新发展理念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共同富裕理解的不断加深,以及对企业的目的认知上的升华,我觉得应该把激励机制升华为共享机制,把企业当成利益相关者的共享平台,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翁。我相信,这样的企业更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更受社会尊重。
宋志平
我所思考的“共享”不同于大家平时讨论较多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层面的“共享”,而是围绕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展开的,主要探讨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财富的分配、企业的机制等。
宋志平
企业本身是一个经济组织,但又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的经济目的就是必须有效益,企业的社会目的就是要为社会服务,让社会更美好。我们要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做成保护环境、热心公益、关心员工、世界公民的有品格的企业。我崇尚一生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做好我们中国的企业。
宋志平
企业家精神的三个特质。一是创新,这是企业家的共性。二是坚守。企业家要长期坚守,把企业当成终生的事业来做,不懈怠,更不能逃避。三是责任。相较于普通人,企业家创造财富的能力,确实要更强一点,但是企业家赚钱后,得知道财富为何所用。就是要积极反馈回馈社会,多承担社会责任,做受人尊重的企业家。
宋志平
企业家是富于创新意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领导者,与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等无关。民营创业者、具有创新改革意识的国企领导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等共同构成中国的企业家队伍,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宋志平
做企业,一要有效益,二要治理规范、合规经营,三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良好的绩效是企业的目标,规范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的基础,而明晰的责任是企业的担当和品质的体现。
宋志平
“央企市营”,就是中央企业市场化经营。“央企”有四个属性:坚持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主动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全民积累财富。
宋志平
记得在201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老先生曾给了年轻创业者4个忠告:一是专注;二是要有耐心;三是有了成绩后要格外当心、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四是有了财富要回馈社会,而且越多越好。对于第三点我印象尤为深刻,因为过去我们常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却鲜少说“成功是失败之母”。
宋志平
商业模式创新不是一种技术创新,而是一种组织再造的创新,被德鲁克称为零科技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发现新的价值创造方式,为企业、客户、社会创造价值,从而淘汰旧的商业模式。
宋志平
今天改革主要解决的已不再是打破“平均主义”那个层面上的问题了,而是着眼于建立机制,让企业成为国家和员工共享的创富平台,实现社会的均富和共富,这符合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宋志平
中央企业的实力+民营企业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今天的中国经济是高度融合的经济,社会各界应多讲融合与包容,让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宋志平
挑难的事情做,你能做难的事情,你的能力就比别人超出一筹,这是真正立足在社会、市场和竞争的真正宝物。
周其仁
一个地方形成一个集群,就像红树林一样,很不容易。集群是一张产业名片,是一个镇在全国的影响力。在信息社会,将来这个名片可以打出很多东西来。所以千万不要随便让它散了,也不要让它变成鸡肋。
周其仁
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就是竞争,资源有限,需求无穷,永远紧张。人和人争、企业和企业争、地方与地方争、国家和国家争,这是普遍的、无处不在的。
周其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真刀真枪地进行改革,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希望。改革的进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曲折起伏是必然的。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社会是大势所趋,除此之外,中国别无出路。
吴敬琏
«
1
2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
256
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