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生活
臣服其实是跟随生活的推力而动。它不一定是“不做”“辞职”,更可能是“做”,努力追求一个之前因为内心的障碍而不敢追求的目标。
李一诺
他们在努力把生活变得更令人满意。在这种努力中长大的孩子们,会成为比我们更勇敢、更成熟、更老练的行动者。当他们看到不满意的时候,会立刻想自己可以做点儿什么,去促成改变。
李一诺
这几根“金线”也让我知道,对大事情的思考和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冲突,不需要分割来看。我可以从多坐一次公共交通开始参与环保的大问题,也可以从我们力所能及地做一次捐赠支持优秀的公益组织。
李一诺
那些让人羡慕的朋友圈和公众号里的故事和图片并不是骗人的,它们只是在一个100帧的电影片段里取了最美好的一帧给你看。但你我都知道,这不是生活的全部真相。
李一诺
我们知道觉悟,要进入当下。而孩子时时刻刻都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的核心矛盾其实是时间的矛盾。成年人往往生活在过去或者未来,反思以前发生了什么,计划下一步要做什么,为过去懊悔,为未来焦虑。而孩子是活在当下的,他们眼里只有眼前的事。
李一诺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
李一诺
不要对平衡有执念,生活最终是取舍。
李一诺
如何能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呢?其实只有一条路,就是父母自己在这样生活。
李一诺
对事:有方向感,能选对路【而选对是从选错开始的,→ 多观察,多提问。→ 多实践,多犯错。→ 多琢磨,多思考。】;对组织:会“砸墙”,创造环境和条件【从人开始;共赢;找到“发力点”;会讲故事;创造坦诚的文化】;对人:勇当“坏人”;接地气【这里的“坏人”不是品质上的坏,而是那个“难做的人”,其中有两个意思。→ 当团队遇到挑战的时候,你当那个堵枪眼儿的。→ 团队内部有分歧的时候,做那个“坏人”。“接地气”有三重意思。→ 你可以不做具体工作,但要知道“民间疾苦”。→ 愿意同甘共苦。→ 有“生活能力”。】,总结一下,从执行者到好领导,需要有方向感,能选对路,看得到“墙”,会“砸墙”,创造通往成功的环境和条件,勇当“坏人”,接地气。更简练地说,就是上面眼睛看得远,下面脚站得稳,有使劲用的脑子、一颗爱心,加上一张“厚脸皮”。
李一诺
每一次走出“不敢”,都是因生活的推动,从“不敢”到不得不转身面对困境,不得不“敢”。
李一诺
第一次养育小孩目标:不生病,不犯罪,不自杀,能自食其力、快乐生活;最终养育小孩目标:健康的身体,家庭成员间亲密幸福的关系。
李一诺
引导孩子养成记录的好习惯,记录下: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对你以后的学习或生活有什么借鉴和帮助?
张德芬
如何进行“挫折教育”呢?第一,挫折教育越早进行越好。第二,挫折教育不一定非要等到发生什么大的事情再去进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第三,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告诉他正确的解决方法。
张德芬
父母再爱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生活;父母再优秀,也无法代替孩子成长。
张德芬
“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张德芬
生活中的修行真的很难,尤其跟伴侣。因为伴侣就像是双方的一面镜子,彼此把对方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都照出来了。这个时候,夫妻双方最容易变得“无意识”,最容易退化成无理取闹的小孩,最容易把一些深层的负面情绪带出来。
张德芬
离群索居的修行往往是容易的,但真正的修行还是在生活当中。
张德芬
你们的生命当中,如果和父母有未完成的事,也就是说,心中还是怀有芥蒂——而且很可能是潜意识的——你就要试着在生活中观察,并化解你对父母的怨愤。
张德芬
婚姻必修课——温柔的坚持!这个世界外面爱并没有别人,你把自己修好了,处理好了,自然而然地会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可能不为外人接受,或是别人不能理解,但你自己知道你是安适自在的,这点是最重要的。
张德芬
当你觉得别人“高高在上”的时候,是因为你的内在有一个“低低在下”的自我。当你有被别人轻视的需要时,才会被别人鄙视。一个自卑感重的人,自然会在生活中体会到许多别人不尊重他的感受。一个觉得这个世界没有温情的人,到处都会被人冷眼看待。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样对待你!
张德芬
«
1
2
...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
712
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