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生活
如果一个教育者对时代的合理要求如聋似哑,那么,他自己就会使他的学校丧失生命力,自愿放弃他应有的对生活的那种正当合理的影响,而不能完成自己的责任。
乌申斯基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当是学校和生活及科学之间的中介人,他应当只把科学所取得的真实的和有用的知识采用到学校中去,而抛弃那些在取得知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切令人迷惑的东西。他应当从学校培养一代新人到生活中去,要使这一代人出污泥而不染,不为红尘中的变幻无常的诱惑所玷污,而能充分有准备地去参加等待着他们的斗争。
乌申斯基
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
乌申斯基
生活很有意思,很多事情都是在我们没有期望的时候自己发生,推动慢慢向前走。
玛丽亚·施赖弗
遇到困难,试着观察自己,我面对困难的心态如何,我在担心、害怕什么?生气会过去,情绪低落会过去,困难也都会过去,而生活还要继续。但在我们生气、情绪低落、解决困难的过程中,留下了什么?过去的都是假,留下的才是真。借假修真,个人是如此,生活是如此,工作是如此,公司也是如此。
玛丽亚·施赖弗
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
米奇·阿尔博姆
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与生活讲和。
米奇·阿尔博姆
你知道佛教是怎么说的?“别庸人自扰,一切皆是空。”可是,我说,你不是说要体验生活吗?所有好的情感,还有坏的情感?“是的。”那么,如果超脱的话又该怎么做呢?“啊,你在思考了,米奇。但超脱并不是说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应该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得出来。
米奇·阿尔博姆
在看来,只有不断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人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并与神明的心灵相连接。
稻盛和夫
好的处理方式是,理解你的愤怒,问问它向你传递的信号是什么意思,然后富有智慧地去解决它,那它势必会成为你心灵的兵器,帮助你强大起来。就如托马斯·摩尔所说:你要理解你的愤怒,最终才能触及它的核心。它有某种深奥的内涵,帮助你让生活变得有意义。如果你确切地知道什么让你生气、你在和谁生气,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场与事情的重点,以及该如何在情感上加以处理。愤怒厘清了复杂的生活,并不断将其重组。
武志红
我很喜欢有首歌里唱的:“你寻求的幸福,其实不在远处,它就是你现在一直走的路。”我们要好好地体会这段路,然后才能决定是否放弃它,再去开启新的生活。
梁永安
年轻人在路上,在成长的时候,确实会纠结。但是你面对目前的纠结,不要觉得没希望。你的纠结可能就是一个过程,让你去体会一种生活,体会这种生活是不是自己需要的。然后,你就可以像修炼一样,到最后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你没体验过怎么能知道呢?你很渴望,然后获得了,这时候你才知道它真正的价值。
梁永安
所谓的两难,实际上是一个成长机会,或者说成长过程,你要为自己感觉两难而自豪。我现在最怕见到人感觉不到两难,尤其是有的人十五六岁就不存在两难了。为什么呢?这个世界就是钱的世界、物质的世界,只需要麻木不仁地去追求就行了。 两难正是因为你心里还有期待,还有另外一种价值,另外一种盼望,理想的生活和现实的生活是对立的,有矛盾。
梁永安
朋友和我分享了一则故事,我觉得很好,分享给大家。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着。“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说:“这下完了,草籽都被雨水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一周过去,光秃秃的地面上长出大片青翠的草苗,连没有撒种的角落也泛出绿意。小和尚高兴地直拍手,师父点头说:“随喜!”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好棒的人生观,好美的生活态度,相信大家都心向往之。
金惟纯
“用功在作业,进步在生活”,意思是功夫从笔下练起,最终要体现在生活中。学写字如果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那么大抵是为了其中的进益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生活得更快乐,那是我们真正的长进处。
林曦
如果你不甘心过现有的生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怕什么,就去做什么——当然,必须是在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尝试突破。
黄启团
禅是需要自己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食一饭中去慢慢琢磨的。或许你能遇上好老师,能遇上某些决定性的瞬间,你在一瞬间开悟了,开悟之后你一直就是开悟的状态。或许有所反复,又坠入原来的轮回、原来的思维定式,但是一旦你开悟,你就很难回到没开悟的状态。
冯唐
每一个生灵就像一根火柴头,无论走到哪里,都携带着内在的火焰。这个生灵来到地球上,像火柴一样,只有在这个世间找到与之摩擦的事物,才能将自己点燃。我们怎么划自己的火柴,就决定了我们过怎样的生活。有趣的是,其实有两种火柴:安全火柴,只能和特定的表面摩擦才能点燃;随意火柴,只要划在坚硬的表面就能点燃。这个比喻暗含了我们做人的一个关键真理。
马克•尼波
矛盾的时候,亏心地对他人说“好”其实是对生活的否定,这时就需要我们对他人真诚地说“不”,从而激活我们本真的不设防。这样,我们才能对各种生命的转折说“好”。说“好”是我们与万事万物连接的纽带。
马克•尼波
每个人生下来就肩负着一个使命或目标,童年时期就能显现出来,之后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以我们称之为“情结”的形式重现,直到我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这个使命。而对这个潜能的束缚则会导致希尔曼所说的自我向传统的挑战。希尔曼曾说,我们的任务不是去超越生活本身,而是向生活的土壤中扎根。
马克•尼波
«
1
2
...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
712
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