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东西
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汪曾祺
南味的以扬州酱菜为代表,商标为"三和""四美"。北方酱菜偏咸,南则偏甜。中国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酱。萝卜、瓜、莴苣、蒜苗、甘露、藕,乃至花生、核桃、杏仁,无不可酱。中国菜多数要放酱油。
汪曾祺
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
汪曾祺
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汪曾祺
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
汪曾祺
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汪曾祺
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汪曾祺
不但八仙的形象为人熟悉,就是他们所持的“道具”,大家也都一望就是:汉钟离的芭蕉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的渔鼓简板、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铁拐李的葫芦、曹国舅的拍板。这八样东西成了八位仙人的代表。这在工艺上有个专用名称,叫做“小八仙”。
汪曾祺
语言要能引起联想,可以让人想见出许多东西。因此,不要把可以不写的东西都写出来,那样读者就没有相像余地了。
汪曾祺
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
汪曾祺
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汪曾祺
汪曾祺
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草木春秋》
汪曾祺
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括出自己的价值。
汪曾祺
年轻人而不能吃点肥肥的东西,大概要算是不正常的。
汪曾祺
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
汪曾祺
很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汪曾祺
我曾经吹牛,说没有我不吃的东西。他请我到一个小饭馆吃饭,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我咬咬牙,全吃了。从此,我就吃苦瓜了。
汪曾祺
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汪曾祺
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括出自己的价值。
汪曾祺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汪曾祺
«
1
2
...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
470
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