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情况
用自己的见解胡说八道——总比千篇一律转述别人的真理更好;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仅仅是一只学舌的婴儿!真理不会溜走,而生活却可以被凝滞。
陀思妥耶夫斯基
任何情况都不会驱使我做出在能力圈范围以外的投资决策。
巴菲特
我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墙壁。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那恐怕是最难得到的一种强壮。
村上春树
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什么地方的两不相关的什么。就是说,那家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之中,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尘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大概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没有时间,惟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在高空盘旋——就像那样的沙尘暴。当然,实际上你会从中穿过,穿过猛烈的沙尘暴,穿过形而上的、象征性的沙尘暴。但是,它既是形而上的、象征性的,同时又将如千万把剃须刀锋利地割裂你的血肉之躯。不知有多少人曾在那里流血,你本身也会流血。温暖的鲜红的血。你将双手接血。那既是你的血,又是别人的血。而沙尘暴偃旗息鼓之时,你恐怕还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是如何从中穿过而得以逃生的,甚至它是否已经远去你大概都无从判断。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是的,这就是所谓沙尘暴的含义。
村上春树
缺乏想像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是这些东西。我从心底畏惧和憎恶这些东西。何为正确何为不正确——这当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这种个别判断失误,在很多情况下事后不是不可以纠正。只要有主动承认错误的勇气,一般都可以挽回。然而缺乏想像力的狭隘和苛刻却同寄生虫无异,它们改变赖以寄生的主体、改变自身形状而无限繁衍下去。这里没有获救希望。作为我,不愿意让那类东西进入这里。
村上春树
你的责任究竟始自哪里呢?你拂去意识视野的白雾,力图找出现在的位置,力图看清水流的方向,力图把握时间之轴。然而你无从找出梦幻与现实的分界,甚至找不到事实与可能性的区别。你所明了的,只是自己现在置身于分外微妙的场所。微妙,同时危险。你在无法确认预言的原理与逻辑的情况下被包含在其行进的过程中,一如某个河边小镇淹没在洪水里。那里所有的道路标识此刻都沉在水面之下,能看见的仅有家家户户无名的房脊。
村上春树
在这个世界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微不足道的人,如果他时刻留意的话,总有机会向那些不可一世的人报仇雪恨。
马里奥·普佐
人的命运是像云彩一样只能随风漂流,还是说云彩它自己选择了方向,我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无论是那种情况,它们都可能漂流往同一个方向,但如果选择了后者的话,人就会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断努力,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岸本齐史
虚荣和骄傲是大不相同的两码事——尽管这两个词总是被混为一谈。一个人可以骄傲但不可以虚荣。骄傲多数情况下,无非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但虚荣却指的是我们过于看重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
简·奥斯汀
颠倒,永远颠倒:把情况或问题颠倒过来。倒过来看。
Invert, always invert: Turn a situation or problem upside down.Look at it backward.
查理·芒格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在没有得到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推理的,那样的话,只能是误入歧途。
柯南·道尔
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贵行为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和得意,灾难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能使人们变的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毛姆
他几乎无法忍受的感到必须把自己的某种感受传达给别人,这是他进行创作唯一的意图。只要他觉得能够接近他所追寻的事物,采用简单的线条也好,画的七歪八扭也好,他一点也不在乎。他根本不考虑真实情况,因为他要在一堆互不相关的偶然现象下面寻找他自己感到意义重大的事物。他好像已经抓到了宇宙的灵魂,一定要把它表现出来不可。
毛姆
认为说了对方就能明白这是一种傲慢说者本人的自我满足听者的狂妄自大当中会有各种情况并非说出来就一定能够相互理解所以我并不渴求用语言来表达是啊不说就能明白根本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我……我不渴求语言我想要的东西确实存在那一定不是希望互相了解希望友好相处希望待在一起之类的事情我并不想让别人来理解我而是想要去了解想了解想明白想弄明白之后安心度日想得到一份平静因为一无所知这一点让我极其畏惧想要完全理解什么的是个及其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且傲慢的愿望真的很卑鄙令人厌烦怀有那种愿望的自己简直恶心到无可救药。
渡航
话说回来,现充还真是麻烦啊。所谓的朋友也不光只有好事,大概就连负面的东西也不得不共有吧。对了,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关系就需要献上所谓的牺牲品了吧。只是这种关系本身变成了问题滋生的温床。这样的话,就必须在这个关系本身上做文章了。
渡航
愤怒是一种持续时间很短的感情。所以一旦给一段时间冷却下来,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即便愤怒不再持续,憎恨也会持续下去。他们会在心灵深处继续燃烧,如炽热的火苗般静静地、缓慢地一直燃烧下去。而更加恶劣的是,嘲笑、玩弄和蔑视的感情会更长时间地持续下去。贬低别人总是比夸奖别人要简单,在其中混入一些俏皮话甚至会更让人快乐。正因为让人觉得轻快,于是能够以戏说的感觉继续这么做下去。于是这种做法与憎恶及怨恨有别,在没有犯罪意识的情况下长期而反复地进行下去。
渡航
这世上,有些事物悔之不尽。也有句话叫做往日无法重来。明明直到昨天还在普通的交谈,突然之间就拉开了距离,从此不再说话。频繁交换的邮件也就此断绝。这还算是好的情况。就连互相之间强颜欢笑,互相展露仿佛在确认“不要在意哦,我们还是在好好地扮演着朋友的哦”一般的笑容都是有的。即便如此,由于盘踞在脑海一角的意识无论如何也无法消去,于是顾虑着,也不知从谁开始互相疏远,然后就此结束。
渡航
我一直觉得我国的14岁这个年龄太低了,不满14岁的幼女,你的性自由是要受到限制的。法律在这个情况下其实限制了幼女的性自由,有为什么要限制性质你是为了保护你。所以法律像家长一样,要保护你的权利啊,那我个人觉得法律应该把这个年龄提到多少岁了,有必要提到18岁。
罗翔
从人道主义考虑,实施犯罪时精神正常,犯罪结束后罹患精神疾病,虽然要承担刑事责任,但要先治病才能执行刑罚。因为惩罚一个人必须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一个人已经进入了无法知道对错的程度,惩罚他,就是把他物化了,他就成了纯粹的工具人。但人是目的,不是纯粹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对其判处死刑就没有意义。因此,先治病,再接受惩罚,甚至先治病,病好后再执行死刑,这不是矫情,不是伪善,不是浪费,而是体现刑罚对人的尊重。
罗翔
«
1
2
...
53
54
55
56
57
58
59
...
86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