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我
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为企业,我们既要竞争也要合作,不能只竞争不合作。当然,合作不是串通,而是需要在定价上自律。
宋志平
深圳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代表。深圳市有位领导说:“我们这地方荔枝不如东莞好,海鲜不如香港好,但我们这儿的土特产是企业家,是企业家精神。”确实是这样,企业家精神是深圳的一个底层逻辑。
宋志平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风险?我归纳了以下几条:一是周期性的风险;二是经营决策的风险;三是资金链的风险;四是大企业病的风险。
宋志平
对于管理教育,有几点很重要。第一,我们的教育要知行合一;第二,我们要加大实践。
宋志平
今天的中国企业要获得综合的优势,就是既要抓“创新+资本”,又要抓“技术+管理”。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消费大国,“技术+管理”“创新+资本”这两方面我们都要做好,形成综合优势。
宋志平
我理解,机制就是企业的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有关系就有机制,没有关系就没有机制。
宋志平
我一直在央国企,做了这么多年企业的改革,最后我认识到国企改革实际上是四个层面的改革:布局、体制、制度、机制。
宋志平
企业应该朝什么方面转型呢?我想有四个方面:一是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二是转向低碳化;三是转向智能化;四是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化。
宋志平
作为企业家,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带领团队渡过难关,所以我非常不赞成“躺平”。目前各种困难交织在一起,我们企业家更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更应该百折不挠,带领大家渡过难关。
宋志平
我主张企业以人为本,就是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爱人。第一,我们很多先进的思想必须被人所掌握,才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第二,企业是人格化的。第三、企业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为了利益相关者。第四,企业还要爱人,有人文关怀,热爱员工、热爱社会大众等。
宋志平
其实做决策是个非常辛苦的工作,因为没有人能教你。有的时候决策已经做了,但是又出现新的信息,或者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么只能改变决策,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否则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作为领导者需要反反复复地思考。我做任何一个决策都不是思考八次、十次就决定了,有的甚至会思考成百上千次,进行否定之否定,自己把自己推翻,再去论证。
宋志平
企业领导者和其他人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思考的习惯。做企业这么多年我一直特别爱思考,每天早晨都思考要做的事情。
宋志平
关于领导力,从我自己这么多年的体会来看,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决策力,二是用人所长,三是勇于负责。
宋志平
管理从来不是无师自通的,所以我说,书中自有500强。其实我能做两个世界500强和我读书有关。
宋志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其实我和别人没有不同,我只是更有好奇心而已。”创新是一种改变,是无中生有,从零到一。它需要我们去质疑,去提问。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
宋志平
我讲的创新包含制度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
宋志平
我在企业做了很多年,很多人都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是怎么从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其实关键在于两点:第一,得益于国企改革;第二,得益于创新。
宋志平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企业要永远面向正前方,不能停下脚步。过去,我们的优势往往是静态优势。什么是静态优势?柯达靠黑白胶卷赚了50年的钱,靠彩色胶卷又赚了50年的钱。但今天没有这么幸运的行业了。今天企业的优势是瞬时优势,我称之为动态优势。像海信、宁德时代,尽管在自己行业中拥有优势,却丝毫不敢懈怠,时刻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中。
宋志平
过去这么多年,我推动中国建材在国内收购了上千家企业。我们收购的原则,一是服从战略,不为大而大,也不为多而多;二是能赚钱;三是要有协同效应;四是风险可控可承担。
宋志平
企业的文化逻辑是企业的底层逻辑。文化是涌动在员工心里的精神原则和集体记忆,到底我们这一群人信奉什么、反对什么,这是最底层的文化。而组织的领导者,恰恰是文化的缔造者。
宋志平
«
1
2
...
16
17
18
19
20
21
22
...
3721
3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