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责任
旅行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马可·波罗
你们必须继承发展这种高尚的责任感,否则你们最好永远不要穿这身制服……
巴顿
有责任给予某种注意。
苏珊·桑塔格
疾病是惩罚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对癌症来说,此类观点尤其兴盛。有一些说法,如与癌症“抗争”或“征服”癌症;癌症是“杀手”疾病;癌症患者是“癌症牺牲品”。表面看来,癌症似乎成了罪犯。但癌症患者也被弄得像是犯了罪似的。广为人们接受的那种有关疾病的心理学理论把患病和康复的最终责任全都加在不幸的患者身上。不把癌症仅仅当做一种疾病来治疗,而是当做恶魔般的敌人来对待,这种成见使癌症不仅被看作了一种不治之症,而且是一种羞耻之症。
苏珊·桑塔格
被诊断、被治疗。第二种假说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可从心理上予以看待。大致来说,疾病被解释为一个心理事件,好让患者相信他们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他们(无意识的)想患病,而他们可以通过动员自己的意志力来治病;他们可以选择不死于疾病。这两种假说互为补充。第一种假说似乎在消除内疚感,而第二种假说又恢复了内疚感。有关疾病的诸种心理学理论全都成了一种把责任置于患者身上的有力手段。患者被告示是他们自己在不经意间造成了自己的疾病,这样好让他们感到自己活该得病。
苏珊·桑塔格
现在人们喜欢煽情和眼泪,华丽的表演。我不擅长这个,从不擅长。我习惯将感情深藏不露,傻的是我还一直以为这就是人民想在他们的女王身上看到的。不大惊小怪,不是那种把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的人,责任第一,个人第二。这就是我从小被灌输的理念,这就是我所知的一切。
伊丽莎白二世
自由鼓励多种多样的尝试,也无可避免会带来多种多样的失败与失意感。一个人除非善于用脑子,否则自由就会成为他一种讨厌的负担。自我若是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我们参加群众运动,是为了逃避个人责任或为了得到——用一个热情洋溢的年轻纳粹党员的话说——“免于自由的自由”。
埃里克·霍弗
自由对失意感的加深作用不亚于舒缓作用。选择的自由让个人得把失败的责任也一扁缸。自由鼓励多种多样的尝试,也无可避免会带来多种多样的失败与失意感。
埃里克·霍弗
人们之所以会允许他们自己被席卷到大规模的事件中去,是为了不必再对他们的生活负任何责任,并且希望能够摆脱现实中的平庸或苦难。一场兴起的大众运动为人们的焦虑、思想上的空洞以及个体存在的无意义性提供了庇护所。
埃里克·霍弗
那些一般事情都做不好的人喜欢去做不可能的事。那是他们掩饰自己元能的手段。因为要是我们从事可能之事而失败,失败之责就得完全由自己承担.但如果从事不可能之事而失败,我们就可以把责任归于事情的困难。从事不可能之事比从事可能之事少一点丢脸的危险。因此,愈做矫一般事情的人就愈胆大妄为。
埃里克·霍弗
刚脱离部队的人是群众运动理想的招募对象,而在所有当代群众运动的最早期依附者之中,都可以找得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感到孤单,在"人人皆有自由"的平民生活中茫然若失。独立自主生活所包含的责任感和不确定性压得他们透不过气。他们渴望确定性,渴望同志情谊,渴望可以不用负个人责任。
埃里克·霍弗
对失意者来说,不用负责任比不用受约束更有吸引力。
埃里克·霍弗
当我们抛弃自我,成为一个紧密团体的一部分时,我们不仅抛开了个人利益,同时也抛开了个人责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恐惧、犹豫、怀疑和是非感,他会变得有多残暴和冷酷,令人不敢想象。当我们在群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性,我们就得到一种新自由——一种无愧无疚地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去背叛的自由。这毫无疑问是群众运动的部分吸引力之所寄。在群众运动中,我们获得了“干下流勾当的权利”,而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分析,这种权利具有人所无法抗拒的魅力。
埃里克·霍弗
只要纳粹的统治集团愿意扛起一切责任、下达各种大小决策,民间就不会有反对声浪。只有当纳梓纪律废弛,极权统治松懈,危险才会出现。
埃里克·霍弗
当我们抛弃自我,成为一个紧密团体的部分时,我们不仅抛开了个人利益,同时也抛开了个人责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恐惧、犹豫、怀疑和是非感,他会变得有多残暴和冷酷,令人不敢想象。
埃里克·霍弗
伟大的事情总是简单,最伟大的事情只有一个词:自由、正义荣誉、责任、仁慈、希望。
丘吉尔
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
参加葬礼不是朋友最后的责任。
德尼·狄德罗
这种时间被浪费且补不回来的感觉,不可救药,也无法逆转的失去感对于部分强迫症患者来说是可怕的。此外,除了责任的增加之外,一切不可逆转的失去(亲人去世、房子出售、失去工作)都是触发强迫症的有力因素。
弗兰克·拉马涅尔
在强迫症患者身上,认知理论观察到处理信息时,是一种偏颇的、不正常的模式。基因因素、过早的学习、生活中的现象促使一些认知方式活跃起来,那是一些或多或少有意识的信念,打造出了我称之为“强迫症软件”的东西,继而以一种武断的、错误的方式处理信息。基于高估危险性、高估责任、完美主义、不容存疑、高估思维的重要性、高估信念在控制思维时的作用这些强迫症的认知方式,这一强迫症软件得以构建。面对一个作为活化剂的事件,强迫症软件将以一种偏颇的方式处理信息,并制造出一种错误的评估思维。对此种处理信息的非正常模式和对其源头的认知图式的鉴别,外加使用相应方法,便构成了强迫症认知疗法。这一认知理论是对强迫症患者心理机能的描述,而不是对疾病原理的解释。
弗兰克·拉马涅尔
«
1
2
...
88
89
90
91
92
93
94
...
118
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