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魏书生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需在这里开一个窗户,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鲁迅
与我们自己的私人意见相比,舆论是一个软弱的暴君。
梭罗
人没有鸟无法生存,惟独鸟使人免遭昆虫和爬行动物的侵害,但是,鸟没有人却能生存。
儒勒·米什莱
书籍就像流入我们意识之海的河流。
"Books are like rivers that flow into the sea of our consciousness."
奥尔罕·帕慕克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本质,惟有心静的人才能体味出来;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规律,惟有心静的人才能彻底掌握。
金兰生
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是确的,大凡明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黩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现在说一个容易明白的比喻罢,譬如有一个军阀,在北方——在广东的人所谓北方和我常说的北方的界限有些不同,我常称山东山西直隶河南之类为北方——那军阀从前是压迫民党的,后来北伐军势力一大,他便挂起了青天白日旗,说自己已经信仰三民主义了,是总理的信徒。这样还不够,他还要做总理的纪念周。这时候,真的三民主义的信徒,去呢,不去呢?不去,他那里就可以说你反对三民主义,定罪,杀人。但既然在他的势力之下,没有别法,真的总理的信徒,倒会不谈三民主义,或者听人假惺惺的谈起来就皱眉,好像反对三民主义模样。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
鲁迅
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
卢梭
La historia me absolverá.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菲德尔·卡斯特罗
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有骄傲,有自尊,还有灵魂。
玛格丽特·米切尔
We're capable of kindness.
我们有能力善良。
克里斯·马汀
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
拿破仑
管理要关注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沈南鹏
“浊水静则水清”。如果你让烦躁的心安定下来,你的道路也会变得清晰。
赫尔曼·黑塞
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罗伯特·戴博德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your future is to create it.
预测你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它。
塔莉亚
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荀子
在紧密的依恋关系中,妈妈的不开心会变成孩子的不开心。在关系里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因,又是彼此的果。
陈海贤
我不能说我有先见之明,知道股灾将要降临。市场过份高估,早已有潜在千点暴跌的祸根,事后来看,这是多么明显。但我当时没有发现,我当时全部满仓,手边几乎没有现金; 对市场周期的这种认识相当于对股东的背叛。
彼得·林奇
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