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叶圣陶
中国近代教育家
叶圣陶(1905-1997),中国近代教育家、作家,江苏南京人。
阅读是从他人的经验中取得正确无误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扩充我的知识,加多我的经验,增强我的能力。就是读文艺作品如诗歌小说等,也不是没事做闲消遣。好的文艺作品中总含有一种人生见解和社会观察,这对于我的立身处世都有极大的关系。
叶圣陶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叶圣陶
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叶圣陶
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叶圣陶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叶圣陶
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
叶圣陶
读书顶要紧的事情,是把书中的经验化为自身的经验。随时能够“化”,那才做到“开卷有益”的极致。
叶圣陶
读书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凡是书上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一种是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凡是对现实生活有益处的,取它,否则就不取。又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些什么,用来装点自己,以便同人家谈闲天的时候可以应付,不致受人家讥笑,认为一窍不通。
叶圣陶
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到多么大啊!学问家的广博与精深差不多都从这个途径得来。
叶圣陶
无论阅读何种书籍,要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把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把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
叶圣陶
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办法之一。说有效,就是增进理解的意思。
叶圣陶
笔记大概该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碎屑的摘录;一部分是完整的心得——说得堂皇一点,就是“读书报告”或“研究报告”。
叶圣陶
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
叶圣陶
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梗概,是好习惯。把全书估计一下,预定分若干日看完,而且果真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朋友,是好习惯。自觉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
叶圣陶
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叶圣陶
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发抒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
叶圣陶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听别人说的话,读别人写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
叶圣陶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叶圣陶
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
叶圣陶
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叶圣陶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