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罗振宇
“得到app”创始人
罗振宇,男,汉族,1973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先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博士。中国资深媒体人,自称罗胖。是罗辑思维创始人、“得到app”创始人。
过去我们认为的基础设施是水、电、路等,而现在像物流网络、移动支付、大数据等也成为了新的基础设施。这些新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比如,移动支付的普及让线上线下的消费更加便捷,物流网络的发达使得商品能够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促进了电商等行业的繁荣。
罗振宇
科技产业专家王煜全在《王煜全・创新生态报告》及最新著作《中国优势》中,正面回答了 “中国科技被美国卡住脖子了吗” 这个问题,答案是:中国和任何国家之间都已经不是谁上游谁下游、谁输谁赢的关系。真实世界是一张包含了美国和中国在内的,由全世界研发者、制造者、供应链共同组成的、遍及全球的创新网络,这里面没有输赢问题,只有贡献大小问题,谁的贡献大,谁就更重要、更有话语权。生态位决定生存权,要做的是让自己在这个创新网络里变得越来越重要。
罗振宇
人和人的连接,正在决定社会财富的创造、分配和转移。连接人和人的能力成为新的 “财富杠杆”,要通过连接人,提高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罗振宇还提出了 “73% vs27%” 理论,即 2018 年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有 73% 来自于劳动所得,27% 为投资所得。也就是说,闭着眼睛挣的钱,其实是少数,花力气挣的钱,才是多数。
罗振宇
中国已经从确定性较高的 “电梯模式”,切换到更考验创造力和选择能力的 “攀岩模式”。在攀岩的时候,地形越复杂,岩壁上的落脚点和抓手越多,每个人就越能找到自己向上攀爬的着力点。中国的复杂性成就了这代人,只需比那些 “苟且者” 稍微认真和努力一点点,就能享受到 “苟且红利”。
罗振宇
这类 “做事的人” 还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我辈”。我辈是直面挑战、躬身入局的人,跨越时间和空间,存在于中华民族的任何时代和任何领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辈” 这两个字里包含着对世界的主场感和建设性,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最令人神往的那群人。
罗振宇
当有人问贝聿铭:“你怎么看待外界对你的挑剔?” 贝聿铭回答:“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之中。” 罗振宇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所服务的,一直都是这类 “做事的人”。他们不是在解决一个个想象中的问题,而在回应一个个真实世界的挑战;他们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而是像曾国藩所说 “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
罗振宇
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于个人来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要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把自己擅长的那一点做到极致,成为这个细分领域里不可或缺的人才。不要试图面面俱到,而是聚焦一处,用专业的力量为自己赢得立足之地。以前一个人可能身兼数职,什么都会一点,但现在,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专业的人才在深耕细作。
罗振宇
未来的消费市场,将更加注重体验和个性化。批量生产、千篇一律的产品会越来越难打动消费者,人们渴望的是能体现自己独特品味、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所以企业得在定制化、体验式消费上下功夫,比如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装、打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等,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罗振宇
文化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们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之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无论是影视、音乐、动漫还是文学创作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能引发全民讨论,带动相关周边产品的销售;一首好听的歌曲,能传遍大街小巷,收获无数听众的喜爱。文化产业从业者要善于挖掘当下人们的情感共鸣点,打造出有内涵、有品质、有感染力的文化产品,去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罗振宇
新技术的出现,往往最初大家都看不清它的潜力,可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应用场景,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就像人工智能,刚开始大家觉得它很遥远、很虚幻,可现在它已经渗透到了医疗、教育、交通等诸多领域,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诊断病情、让老师能个性化地辅导学生、使交通变得更加高效有序,这就是创新应用的魅力所在。
罗振宇
个体在这个时代,不能再等着被安排、被选择,而要主动出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小趋势。哪怕你只是在一个小众领域有独特的技能或者爱好,只要你用心经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都有可能发展出一片新天地。比如那些手作达人,凭借着精湛的手工技艺,在网上展示、售卖自己的作品,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粉丝,不仅实现了经济收益,更找到了自我价值的所在。
罗振宇
品牌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标识、一个口号,它更是一种与用户共同成长、共同经历的情感纽带。优秀的品牌懂得倾听用户的声音,在用户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提供恰到好处的陪伴和价值。比如有的运动品牌,不仅卖运动装备,还打造线上线下的运动社区,组织各种赛事活动,让用户在追求健康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品牌的情感依赖,这就是品牌建设在新时代的新玩法。
罗振宇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更是有创造力的鱼吃墨守成规的鱼。每个企业都得像灵动的舞者,随着市场节奏的变化,跳出不一样的舞步,不断去挖掘新的消费痛点,给出新的解决方案。
罗振宇
商业世界里,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优势。过去靠渠道、靠资源垄断能占得先机,现在那些可能转瞬即逝,反而那些能快速响应小趋势、不断迭代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才能在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就像曾经那些传统零售巨头,以为靠着庞大的线下门店网络就能高枕无忧,可电商崛起后,那些迅速拥抱线上、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商家,才又重新焕发生机。
罗振宇
以前,变化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变化成了生活本身。
引用和菜头的话
罗振宇
你有你的计划,这个世界另有计划。
引用万维钢的话
罗振宇
现在各行业之间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了,这种融合会带来大量的新机遇。以前我们觉得餐饮就是餐饮,科技就是科技,界限分明。但现在呢,餐饮行业融入了科技元素,出现了智能点餐系统、无人餐厅等新形态;科技行业也借鉴餐饮的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体验。不同行业的边界被打破,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只要你善于发现,就能在这种融合的缝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商业机会,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
罗振宇
我们会发现技术迭代有个“递弱代偿”的特点,随着技术越来越先进,它本身似乎变得更加脆弱了,需要更多其他的东西来代偿它、维护它。就像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但它也变得更加怕摔、怕进水,需要手机壳、防水袋等各种配件来保护它,还需要不断更新软件来适配新的功能,这就是技术‘递弱代偿’的一种体现。企业在追逐技术进步的时候,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只看到技术带来的优势,还要考虑到后续需要弥补的短板。”
罗振宇
商业里存在着一种“信用飞轮”效应,简单来讲,就是你只要用心做好一件事,赢得了一部分人的信任,这种信任就会像飞轮一样,带动更多的人信任你,进而让你的业务不断拓展。比如说一家连锁便利店,一开始它靠优质的商品、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周边居民的信任,居民们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这家便利店消费,便利店就可以凭借积累的信用去拓展新的店铺、增加新的服务项目,让这个飞轮越转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罗振宇
在当下这个时代,品牌越来越需要打造“魅力人格体”了。一个有魅力的品牌人格,就像一个有个性、有温度、有故事的人一样,能吸引消费者主动靠近。你看那些网红品牌,往往背后都站着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创始人或者形象代言人,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去展现品牌的价值观、生活态度,让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觉得这个品牌懂自己,进而愿意为这个品牌买单。比如一些美妆博主创立的美妆品牌,就是凭借博主自身的人格魅力,在粉丝群体中建立起了强大的品牌忠诚度。
罗振宇
«
1
2
...
13
14
15
16
17
18
19
...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