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哲学
通过对各类哲学著作的阅读,你可以追寻先贤的脚踪,去思考人从何而来,归向何方,一生应为何而活。
罗翔
功利性读书必然让你接受成功主义的价值观,我们身处的社会弥漫的都是成功主义的哲学——你要成功,你要出名,你要成为人上人,这几乎主宰了我们一切的价值观。成功主义将成功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尺度,为了成功,你可以不择手段,你可以牺牲一切利益。
罗翔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剧是哲学的载体,人生不也是一样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也就是自己哲学观念的实践。
罗翔
可见任何艺术最难的是“完整”!你提到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完美]。要就是存在于哲学家的理想和政治家的理想之中。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的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完美],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以perfection[完美]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即。但能在某一个阶段求得总体的“完整”或是比较的“完整”,已经很不差了。
傅雷
感情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浪涛的美、疾风暴雨之美,或是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却近于钻石的闪光、星星的闪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满无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最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傅雷
近来常翻阅《世说新语》(正在寻一部铅印而篇幅不太笨重的预备寄你),觉得那时的风流文采既有点儿近古希腊,也有点儿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那种高远、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于西方文化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文明的时候会那么文明,谈玄说理会那么隽永,野蛮的时候又同野兽毫无分别,甚至更残酷。奇怪的是这两个极端就表现在同一批人同一时代的人身上。两晋六朝多少野心家,想夺天下、称孤道寡的人,坐下来清谈竟是深通老庄与佛教哲学的哲人!
傅雷
我知道东方西方之间的鸿沟,只有豪杰之士,领悟颖异、感觉敏锐而深刻的极少数人方能体会。换句话说,东方人要理解西方人及其文化和西方人理解东方人及其文化同样不容易。即使理解了,实际生活中也未必真能接受。这是近代人的苦闷:既不能闭关自守,东方与西方各管各的生活,各管各的思想,又不能避免两种精神两种文化两种哲学的冲突和矛盾。当然,除了冲突与矛盾,两种文化也彼此吸引,相互之间有特殊的魅力使人神往。东方的智慧、明哲、超脱,要是能与西方的活力、热情、大无畏的精神融合起来,人类可能看到另一种新文化出现。西方人那种孜孜矻矻,白首穷经,只知为学,不问成败的精神还是存在(现在和克利斯朵夫的时代一样存在),值得我们学习。你我都不是大国主义者,也深恶痛绝大国主义,但你我的民族自觉、民族自豪和爱国热忱并无一星半点的排外意味。相反,这是一个有根有蒂的人应有的感觉与感情。
傅雷
中华民族从古以来不追求自我扩张,从来不把人看做高于一切,在哲学文艺方面的表现都反映出人在自然界中与万物占着一个比例较为恰当的地位,而非绝对统治万物、奴役万物的主宰。因此我们的苦闷,基本上比西方人为少为小;因为苦闷的强弱原是随欲望与野心的大小而转移的。
傅雷
做一个艺术家,要不带点儿宗教家的心肠,会变成追求纯技术或纯粹抽象观念的virtuoso [演奏能手],或者像所谓抽象主义者一类的狂人;要不带点儿哲学家的看法,又会自苦苦人(苦了你身边的伴侣),永远不能超脱。
傅雷
中国人不是不讲形而上学,但不像西方人抽象,而往往用诗化的意境把形而上学的理论说得很空灵,真正的意义固然不易捉摸,却不至于像西方形而上学那么枯燥,也没那种刻舟求剑的宗教味儿叫人厌烦。西方人对万有的本原,无论如何要归结到一个神,所谓God [神,上帝],似乎除了God [神,上帝],不能解释宇宙,不能说明人生,所以非肯定一个造物主不可。好在谁也提不出证明God [神,上帝]是没有的,只好由他们去说;可是他们的正面论证也牵强得很,没有说服力。他们首先肯定人生必有意义,灵魂必然不死,从此推论下去,就归纳出一个有计划有意志的神!可是为什么人生必有意义呢?灵魂必然不死呢?他们认为这是不辩自明之理,我认为欧洲人比我们更骄傲,更狂妄,更ambitious [野心勃勃],把人这个生物看做天下第一,所以千方百计要造出一套哲学和形而上学来,证明这个“人为万物之灵”的看法,仿佛我们真是负有神的使命,执行神的意志一般。在我个人看来,这都是vanity [虚荣心]作祟。东方的哲学家玄学家要比他们谦虚得多。除了程朱一派理学家dogmatic [武断]很厉害之外,别人就是讲什么阴阳太极,也不像西方人讲God [神]那么绝对,凿凿有据,咄咄逼人,也许骨子里我们多少是怀疑派,接受不了太强的insist [坚持],太过分的certainty [肯定]。
傅雷
孙少平在农村长大,深刻认识这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尽管穿戴土俗,文化粗浅,但精人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稠密。在这个世界里,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奧,另一种行为的伟大!这里既有不少呆憨鲁莽之徒,也有许多了不起的天才。在这厚实的土壤上,既长出大量平凡的小草,也长出不少栋梁之材……这样,孙少平的精神思想实际上形成了两个系列:农村的系列和农村以外世界的系列。对于他来说,这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一方面,他摆脱不了农村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不愿受农村的局限。因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既不纯粹是农村的状态,又非纯粹的城市型状态。在他今后一生中,不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他也许将永远会是这样一种混合型的精神气质。毫无疑问,这样的青年已很不甘心在农村度过自己的一生了。即就是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风险,也愿意出去闯荡一番——这动机也许根本不是为了金钱或荣誉,而纯粹出于青春的激情……
路遥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完美虽是理想,但在现实中难以企及。过分追求,可能反而导致问题。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这是弘一法师的处世哲学,体现了他的为人之道。
弘一法师
千百年来,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人物都对钱嗤之以鼻,称钱为万恶的根源。但就算真是如此,钱同时也是人类最能接受的东西。
瓦尔·赫拉利
你把我的安全毁灭了,你破坏了我哲学的勇气。
林奕含
你要学点我的哲学。只回顾那些让你快乐的过去。
简·奥斯汀
要知道大凡历史上干哲学这行的,一般都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智商要过剩,弱智白痴是禁止入内的(大智若愚者除外);第二,必须是吃饱了没事干(饭都吃不饱还搞啥哲学)。
当年明月
简明是一种普遍赞誉的科学理论优点,尽管哲学界鲜有好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除了能援引一下‘奥卡姆剃刀’的原理。
恩斯特·马赫
事实上,每一位思想家、每一位哲学家,一旦迫于实际需要而被迫放弃他的片面的知识和思想,就会立即回到人类的普遍观点上来。
恩斯特·马赫
当他们只想追求他们天命所带来的宝藏,而不是想去完成天命时,渐渐地,人们不再接受简单的东西,转而开始写书、诠释,并且做哲学研究。他们也开始觉得自己的方法比别人要好。
保罗·科埃略
当其它一切都失败时,研究哲学吧。
库切
«
1
2
...
25
26
27
28
29
30
31
...
62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