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痛苦
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会踟蹰不前,陷入空想:希望改变现状却没有横下一条心去改变,希望转身离开却没有毅然决然地离去,同时又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现状。这种纠结和回避的态度正是人生中大部分痛苦的来源。我在脑海里对自己说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接受。
埃里克·乔根森
当真的想做出改变时,你就会直接去做。然而,大多数人并不是真的想改变,暂时也不想承受其中的痛苦。但至少我们可以承认这一点,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保持觉知,这样,我们就可以给自己设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让自己真正行动起来。
埃里克·乔根森
以运动为例。运动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我会在短期内感到痛苦。但是从长远看,我会变得更好,因为我的肌肉更发达了,身体更健康了。读书也一样,读有难度的书会让大脑不堪重负,短时间内感到疲劳。但从长远看,读书会让我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我在持续挑战大脑处理信息的极限,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进而不断吸收新概念。
埃里克·乔根森
因此,你必须进行自我训练,主动迎接短期痛苦,压制回避痛苦的倾向(这种潜意识倾向非常强大)。如你所知,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收获都来自承受短期痛苦而获得的长期回报。
埃里克·乔根森
一条简单的人生经验: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从本质上看,两条道路中的一条会带来短期痛苦,而另一条会在未来引发更长久的痛苦。为了回避矛盾,大脑会本能地选择摆脱短期痛苦。前提条件是,两个选择利弊相当,但如果一条道路会带来短期痛苦,那么它也会带来长期收益。而根据复利效应,长期收益才是你想要的。
埃里克·乔根森
从长远看,承受痛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可以带来两大收获:一是痛苦可以让人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二是痛苦可以大大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虽然过程非常煎熬。
埃里克·乔根森
痛苦的时刻就是真相大白的时刻。只有处于痛苦之中,你才会被迫接受现实,而只有接受现实,你才能做出有意义的改变,取得有意义的进步。由此可见,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前行。
埃里克·乔根森
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的美?一个人要有多少双耳朵,才听得见求救呼喊?一个人要痛苦多少失望,才会觉已得牺牲太多?
鲍勃·迪伦
许多人都知道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但是你我早就过了那个阶段了。这不是我们的命。所以我们别假装痛苦了,时间已经不早了。
鲍勃·迪伦
有时候人即使处于很痛苦很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愿意改变。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因为人们已经熟悉它。
陈海贤
养成好习惯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挡过程。对儿童来说,关键的因素是主体体验。就是说要孩子自己体验到,按照好的习惯做就成功就快乐,按照坏的习惯做就失败就痛苦。
孙云晓
好的破局者往往知道: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会是什么?。
古典
我们不怕痛苦,怕痛苦得没有意义。
古典
苛求快乐反而会破坏生活。生活中必然有苦有乐,如果我们试图消除痛苦,以快乐来掩盖痛苦或麻痹痛苦,或以转移我们或他人的注意力来忘却痛苦,我们就无法学会接纳及调整它。
菲利帕·佩里
这意味着人类通过讲故事、创造艺术来表达自我的方式(这是由远古时代流传至今的人类特质),是一种勇于面对恐惧的方法,因为我们对那些可怕的事物表达的感受越多,渐渐地它们就变得没那么可怕了。表达悲伤虽然痛苦,但我们每次把悲伤表达出来后,悲伤或多或少都会减少一些。
菲利帕·佩里
导致成人抑郁症的最常见原因,不是现在发生在成人身上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抚。孩子得不到理解与安慰,还被告知不要想太多;孩子独自哭着入睡,或独自生闷气时,随着情感失调的次数逐渐增加,他们忍受不愉快或痛苦情绪的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差。就好像一个容纳痛苦情绪的空间,当你把太多的情绪硬塞进空间时,很快就溢出来了,再也无处可塞。
菲利帕·佩里
如何帮孩子把痛苦变得可以忍受?在他们感到痛苦时,陪在他们身边。为了孩子,为了你最爱的人,你需要在场。敞开心胸面对和接纳孩子对你展现的情绪以及感受。你可能无法帮孩子消除痛苦,但是通过陪伴,而不是否认或推开他们,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煎熬的日子。
菲利帕·佩里
只要父母之间有明确、积极的沟通,未同住的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也会比较融洽。如果父母离异后,其中一方(通常是父亲)渐行渐远,孩子就会感到痛苦、愤怒、忧郁或自卑。
菲利帕·佩里
父母或照顾者的关系不和睦时,孩子经历的情感痛苦是成年人看不见的。身为父母,你很难感受到孩子的痛苦。因此,你不会去探究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导致那种痛苦的。
菲利帕·佩里
你不见得每次都能洞悉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在孩子感到痛苦时,好好地对待他,而不是责骂他,有助于未来的亲子合作及培养亲子关系。
菲利帕·佩里
«
1
2
...
69
70
71
72
73
74
75
...
194
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