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其实
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在认知上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刚来这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一无所知。语言、风俗、历史——一切都得从头学起,这看起来根本无法完成。接着,当你逐渐有所领悟之后,你会意识到周围其他人的感觉其实跟你一样。这个国家变化得太快,在中国谁也不敢夸口自己的知识够用。是谁教会农民们到工厂找活儿干的?原先的额红卫兵是怎么学会做生意的?究竟又有谁知道,如何经营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一切都在飞速中解决,每个人都是急就章的好手。这就是认知的第二个时期,它比第一个更令人胆战心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会让人感觉孤独,可跟周围十三亿人分享这种感觉也不会带给你半点宽慰。
彼得·海斯勒
他们真正害怕的是他们自己:所有的限制其实早就植入了他们的头脑。
彼得·海斯勒
”没有出现肮脏细节的原因,我认为部分的原因,和我们所发现的文物有关联,那些文物本质上是精英阶层的。“凯特利说。”在中国的作品中,一直到宋代才出现了‘肮脏’的细节描写。但我会说,这种低俗的文字其实自古就存在,只是没有被精英阶层所记录下来。精英们想要构建一个更为井井有条的世界,在这样的观念中,美德受到推崇,祖先令人尊敬。这是一幅高度理想化的世界图景,而不是一副世界的世界图景。”
彼得·海斯勒
“我在长江边生活的时候,当地人的足智多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任何变化都能作出快速的反应。他们大踏步地接受了市场经济的革命;只要某种产品有需求,商店里马上就会货源充足。……不过,几乎看不见长远的规划。如果江水上涨,顺山往上搬迁就是了;农民们会等到江水漫进地理才来收割庄稼。人们所说的未来,其实就是明天。”
彼得·海斯勒
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
伊塔洛·卡尔维诺
我小时候,家里有只猫叫生姜。街尾有家人也养了只猫,叫果酱。到头来,其实是同一只猫吃两家饭。
尼尔·盖曼
一个有能力根据自己经验和观察作判断的人,通常不会有殉道的念头。因为自我牺牲乃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它不可能是经过探索和深思的结果。所以,所有群众运动莫不喝力在信徒与其实世界之间拉上一道帷幕。它们声称终极与绝对真理业已包含在它们的教义里,除去这些教义,别无真理可言。
埃里克·霍弗
对完全没有归属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生命。那是虚无的永恒中的唯一其实,而他会恬不知耻地死命抓住它不放。
埃里克·霍弗
热情依附是他盲目献身与笃信的根本,被他视为一切德性与力量的源泉。虽然他这种一心一意的奉献究其实是为了给自己的生命寻找支撑,但他往往会把自己视为他所依附的神圣伟业的捍卫者。他也准备好随时牺牲性命,以向自己和别人显示,他扮演的真的是捍卫者的角色。换言之,他牺牲性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埃里克·霍弗
舒适惬意固然好,但并不能使人学好。其实,有时反而使人更淘气。
查尔斯·金斯莱
我们表现得好像舒适和奢华是生活的主要需求,而其实让我们快乐的唯一需要是有点热情。
We act as though comfort and luxury were the chief requirements of life, when all that we need to make us happy is something to be enthusiastic about.
查尔斯·金斯莱
你觉得自己很了解自己,但其实你错了。
丹尼尔·卡尼曼
慢即是快。谋定后动少走点弯路能达到的高度胜过大部分踌躇满志看似努力其实不得要领的人,并且拥有更美好的体验跟感受。
丹尼尔·卡尼曼
其实事实远比这些简单得多。因为没有人可以完全客观地区分猜想与事实。有时我们笃信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假的。一切往往正好与事实相反,真相很难找到。
费迪南德·冯·席拉赫
有人说欲望来自于意愿,其实说反了。欲望是组织之子。
德尼·狄德罗
如果有人让我选择最好的航线,接着又说不要去,海难频发、风暴突如其来,船只不得不经常偏离航线的海域,那我没理解错的话,这个人虽然嘴上念叨着远航其实并不赞成出海。
塞涅卡
世间的一切,无论看起来多么重要,其实都是微不足道和毫无意义的。
塞涅卡
“做家人久了,难免就会有积怨。”“父母卸下父母这个身份,其实就是普通人,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儿女啊。”
阿耐
性善良、受过苦难的人所能有的,只有气质暴戾、轻率淫荡的人,才会具有那种表情。凡特伊小姐恍惚间会觉得自己是在玩游戏,一个女孩和一个性变态的同伴玩这种游戏,会身不由己地体验到一个当真对父亲从不思念的姑娘粗野的情感。或许她不曾想到,邪恶是一种如此稀有、如此变态、如此异乎寻常的境界,一旦她学会了在自己身上(一如在任何别人身上)感到对人家造成的苦难无动于衷一一这种无动于衷,无论换成别的什么说法,其实就是以冷血的、长久的形式表现的残忍一一那么她也许就不会觉得进入这一境界有什么舒适了。
马塞尔·普鲁斯特
自然,我们家人人都心焦,但这是出于谨慎。在孔布内阁之后七八年间,公开不信教的人情绪激烈,言谈放肆。一个无神论者,就是一个怪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人们不敢请他吃晚饭,怕他‘出言不逊’。他是一个狂热者,受到层层禁忌的包围。他拒绝在教堂里下跪,拒绝在教堂里嫁女儿,拒绝在教堂里哭哭啼啼。他立志以自己纯洁的品行来证明自己学说的真谛。他拼命折磨自己,不让自己幸福,至死得不到安慰。他虽然到处宣扬没有上帝,却言必称上帝,其实这是一个上帝狂。简言之,这是一位有宗教信念的先生,而信教者则没有宗教信念。
让-保尔·萨特
«
1
2
...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
195
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