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如果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悖论,苏格拉底说书籍是药物,它既可能成为良方,也可能成为毒药。读书让人身体疲倦,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塞内卡就曾经规劝读者:阅读太多书籍会分散精力,越多的阅读往往会让人思维混乱、摇摆不定。因此如果以读书为炫耀,其实只是不学无术的体现。
罗翔
所有的怀疑与批评不是为了解构与摧毁,而是为了建构与确信。今天,有很多年轻朋友愤世嫉俗,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他们的真诚毋庸置疑。但是可以肯定是,如果没有褒贬对错的标准与尺度,怀疑终将会走向虚无,怀疑会像贪吃蛇一样自己吞噬自己。
罗翔
所以如果同学们一年能有机会读一本两本书,我觉得就很好,慢慢地养成这样一个读经典的习惯,你会爱上读经典的,你会发现人类思想的高贵,你也会发现生而为人最重要的是拥有智慧,如何过智慧的一生。
罗翔
所以如果人不认清你自己,就会像古希腊神话所说的,你收获的永远只有回声,你收获的一定是毁灭。但是人认清自己是最难的,所以每天我们都要学习如何去认清自己,因为它太难了。
罗翔
如果总是盯着他人的黑暗,而无视自己内心的幽暗,总有一天,你的影子会吞掉你。
罗翔
如果你的爱是一种泛化的爱,有爱天下之人的大爱,但是你唯独没有对你身边的人的爱,那是一种虚伪的爱,一种自恋的爱,一种伪善的爱。
罗翔
如果大家都想做好的医生,医术强、医德正,如果这是我们的目标,这是不会内卷的,这也不会争斗的,因为见贤思齐嘛,除非我们想到的是行医所带来的声誉啊、金钱啊、课题啊、职称啊这些附随后果,但这不是医术本身的内卷,而是错误地看待了什么是好医生而形成的内卷。
罗翔
人不需要偶像,人需要榜样。因为“榜样”它是木字旁的,木头是容易腐朽的,这证明所有的榜样他都是有缺陷的,而且“榜样”既然是木字旁的,所以他是可以copy的,是可以复制的,就像我们湖南话“榜样”和“版样”我是区分不出来的,但是如果是做书的那个“版样”,它就是可以copy的。
罗翔
功利性读书会让人自高自大,孤标傲世。知识经常会让人骄傲,给人带来智力上的优越感,让你瞧不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真的想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的话,你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有限,必须与他人互相配合。
罗翔
刚才你说小众的东西人们为什么喜欢,并且一变成流行他就不喜欢了?因为人的傲慢和骄傲,因为人总喜欢显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当然也有可能流行的东西它确实比较肤浅,这是有可能的,那你就要承认我就是很肤浅的。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肤浅怎么会传播那么广?
罗翔
法律当然是通过他律对放纵的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比如禁止这种脱衣服软件的使用,让你内心的幽暗不至于泛滥成灾,进而帮助你培育内心的自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有人使用这种软件把你或者你所爱的人脱光,你会愿意吗?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
罗翔
当我们认为的好,它一定是作为一种德性意义上的好。只是作为一种技术意义上,各种自媒体、现在眼花缭乱的各种技术,我个人觉得这个是有可能不断地进步的,你今天是不是做得比昨天更好一点?那你的德性本身是不是有进步?这个可能才是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的。如果我们只是关注粉丝量、关注收入,那你会发现你一定是跳到了一个无底坑,你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多少个点赞能够满足你?再多一个。多少个粉丝能够让你开心?再来一个嘛。
罗翔
但是人都是会变的,你会变,他也会变,所以凭借感觉的人很有可能是一种自恋的人,如果你要找到一个自己所爱的人,你可能需要不停地换,“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爱的越多,你越觉得没有爱、缺乏爱。
罗翔
柏拉图在《理想国》举过一个隐身人的例子:一个牧羊人,有一天走进一道深渊,发现一只可以使自己隐身的戒指。他利用这个戒指勾引了王后,跟她同谋杀掉了国王,夺取了王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人们拥有隐身的戒指,所有的不法行为都不受惩罚,人性深处的幽暗就会被无止境地释放。
罗翔
如果人的一生只是为了追求自我的利益,那么人生难免像陀螺一般,要靠着功名利禄不断鞭策,才能在虚荣和虚空中不断转动。但总有一天你的人生会停摆。
罗翔
你如果自己还真的觉得自己就是众人的偶像,承受着众人的期待,那其实自己也是很愚蠢的一种体现。
罗翔
如果我们尊重规律的话,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思就会一定是从有序走向无序,人一定有一个不断消亡的过程,人的生命有消亡的过程,人的事业也一定会有消亡的过程。所以幻想作为一个个体持续不断地在一个事业上能够不断地再取得太多的成就,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
罗翔
道德永远是一种自律,在人生的路途中,如果你始终能够按照神圣的道德规则行驶,也许这本身就是命运给你的奖赏,这本身就是你的幸福之所在,虽然这种幸福并不是大部分人所期待的。
罗翔
今天有很多人开始把一些道德上有错的行为慢慢地称之为中性的疾病,这其实是一种价值滑坡,因为这种价值滑坡迟早会导致错误变为正确……如果道德立场可以不断地修正,那么这种主张道德立场可以不断修正的立场本身是否也可以被修正呢?那么要修正到什么程度呢?修正的修正的修正的修正,最后又回到了哪个点?
罗翔
很多时候读书都会对我带来一种强烈的冒犯,而有的时候我喜欢读那些挑战我的书,如果我读的只是让我爽的书、观点相同的书,那我就不用读了,因为我已经懂了。但是现在有些书跟我观点不一样,对我形成了挑战,或者对我进行了修正,甚至对我进行了颠覆,那我知道的就更多,所以这些书也是需要去读的。
罗翔
«
1
2
...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
706
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