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自己
今天干百万人去买标名牛仔裤,而这种牛仔裤的价格是同样耐穿的普通牛仔裤的两倍——因为标名商标的社会声望的价值超过了额外的花费。同样,日本继续使用它的麻烦得吓死人的汉字书写系统,而不愿使用效率高的字母或日本自己的效率高的假名音节文字——因为与汉字体系连在一起的社会声望实在太大了。
贾雷德·戴蒙德
文字是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去传播的,这两种方法在整个技术史和思想史中都可以找到先例。此类发明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一头是“蓝图复制”,就是对现有的一幅详尽的蓝图进行复制或修改;另一头是“思想传播”,就是仅仅把基本思想接受过来,然后必须去重新创造细节。知道这能够做到,就会激励构你自己努力大干,但你最终的具体解决办法可能象也可能不象第一个发者的解决办法。
贾雷德·戴蒙德
文字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诞生,在那之前的历史往往只被一笔带过,尽管在人类500万年的历史中,没有文字的时间占到了99.9%。人类历史上,文字只独立发明过几次而已,而且是在最早发展出食物生产手段的地区。其他社会要么从那几个中心直接采借文字,要么受到那些文字系统的启发而发展出自己的文字。
贾雷德·戴蒙德
银行如何“创造”货币?银行是通过放款的过程来创造货币。为了了解它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来想想你从银行贷款中(例如购房或购车时)得到的货币发生了什么事。首先,你把借来的钱付给某个人,他收到这笔钱,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第二家银行用这笔存款做什么事?它会把这笔钱贷放给其他人。其他人拿到贷款后,在购买东西时会把这笔钱付给某个人,于是这笔钱又会存入另一家银行。银行体系是放款与存款的一个网络,其中放款形成存款的基础,存款又形成放款的基础,如此往复。这个过程创造了货币,因为如同之前我们讨论的,货币就是银行账户里的钱。因此,当货币一而再,再而三地贷放出去时,社会上就会有更多货币。
蒂莫西·泰勒
举例说明保险的一些特征?通过雇主买健康保险会比自己去买更便宜,而大公司里员工的健康保险也会比小公司的更便宜。汽车车主投保几乎是强制性的,低风险的驾驶人无法退出市场,这也能减轻整体风险。
蒂莫西·泰勒
捕捉猎物、饲养牲畜、把谷物磨成面粉,甚至把面粉制成面包。面对穿衣或建造自己住家的挑战,他们完全缺乏训练且毫无准备。即使只是修理身边的机器,也得打电话给小区的其他人,请人来修理汽车或水电。很矛盾的是,也许一个国家越富有,人们在独自、无助时的生存能力就越差。
蒂莫西·泰勒
什么叫绝对优势?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相较于沙特阿拉伯,美国在种植小麦方面有绝对优势,而沙特阿拉伯在生产石油方面有绝对优势。这并不是说沙特阿拉伯没有农田,或是美国没有石油,只是说一个国家对特定商品的生产力胜过另一个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们发挥自身的绝对优势并彼此交易,它们就可以用较低的成本生产自己想要的小麦与石油。发挥自身的优势,两个国家都会变得更好。
蒂莫西·泰勒
什么叫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特别可能遭遇坏事的人更可能购买保险,而风险很低的人不太可能会购买。如果保险公司只是以平均损失来设定保险价格,那么知道自己比一般人安全的那些人就会退出市场,或者顶多购买最低保额的保险;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将承保较多风险偏高的人。保险公司吸引了高风险客户,就需要提高保费,但保费一旦提高,低风险和中风险的客户就会退出,或是缩小投保范围。
蒂莫西·泰勒
社会利益是由无私的人创造的吗?亚当·斯密说:“每个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促进了多少公共利益……他只盘算自己的安全……只盘算自己的获利。而他在这么做的时候,如同很多其他情况,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去促成一个与他本意无关的目的。虽然与他本意无关,但也不会因此使社会更糟。借由追求自身的利益,他频繁地促进了社会利益,比他认真设想促进社会利益还有效。”
蒂莫西·泰勒
在全球或宏观层面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这些冲突中的问题是国际政治的典型问题,包括:①对全球发展的相对影响力,以及对诸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全球性国际组织行动的影响力。②相对军事实力,体现在核不扩散、军备控制和军备竞赛中。③经济实力和福利,体现在贸易、投资和其他争端中。④人民,包括一个文明的国家为保护其生活在另一文明中的亲族所作的努力,歧视另一文明的人民,或者将属于另一文明的人民赶出自己的领土。⑤价值观念和文化冲突,当一个国家试图推行自己的价值观或将其强加给另一文明的国家时展开的冲突。⑥偶然还有领土问题,在断层线冲突中,核心国家成为第一层次的参与者。
萨缪尔·亨廷顿
当伤亡人数达到数以万计、难民人数达到几十万人,贝鲁特、格罗兹尼、武科瓦尔等城市变成一片废墟,人们高喊着“疯狂啊,疯狂,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之时,双方的激进分子就不再能够煽动起公众的狂怒,停歇了几年的无成效的谈判会开始恢复,温和派会重新坚持自己的主张,并最终会达成停止残杀的某种协议。
萨缪尔·亨廷顿
如果两个非洲部落之间发生了地区战争,一个部落可以将自己定义为穆斯林,另一个部落则可自称为基督教徒;于是前者可望获得沙特的金钱、阿富汗圣战者组织的支持以及伊朗的武器和军事顾问;后者则有可能寻求西方的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以及西方各国政府的政治和外交支持。
萨缪尔·亨廷顿
冲突的其他参与方的利害关系并不等同于第一层次参与者的利害关系。对第一层次参与者给予最忠诚和最全心全意支持的,通常是在外散居者。他们强烈地认同于自己亲族的事业,变得“比教皇还要笃信天主教”。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国家的政府利益却要复杂得多。它们通常也为第一层次参与者提供支持,即使它们不那样做,对立集团也会怀疑它们提供了援助,因而使对立集团支持自己的亲族变得合情合理。
萨缪尔·亨廷顿
国家A可以与国家C和国家D结成联盟,用均势来平衡它确认的潜在对手国家B的力量,或者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和其他力量(这有可能导致军备竞赛),或者结合使用这些手段。在此情况下,国家A和国家B互为主要平衡力量。其次,国家A并未将任何国家视为直接的对手,但是它可能从促进国家B和国家C的均势中得到好处,因为,如果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变得过于强大都会对国家A构成威胁。在此情况下,国家A对国家B和国家C都是次要的平衡力量,而后两者可能互为主要的平衡力量。
萨缪尔·亨廷顿
根据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用均势来平衡通常是更理想的选择,而且事实上也比搭车被更频繁地采用。正如斯蒂芬·沃尔特所言:一般说来,各国在对自己的目的深思熟虑之后都倾向于采取均势策略。搭车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需要信任:一国支持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大国,往往寄希望于它能保持善意。如果主导大国是一个侵略性国家,用均势来平衡比较保险。
萨缪尔·亨廷顿
相互作用的增强使双方社会都感到对方的行为和信仰对自己构成了威胁,而以前由于距离遥远似乎是无害的。
萨缪尔·亨廷顿
在文明冲突中,与意识形态的冲突不同,亲缘关系决定立场。西方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而是一个不同的文明——伊斯兰,它的人民坚信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并担心自己的力量处于劣势。
萨缪尔·亨廷顿
对那些与自己不同并有能力伤害自己的人,人们自然地抱有不信任,并把他们视为威胁。
萨缪尔·亨廷顿
非西方社会的政治家并非通过显示自己有多么西方化来赢得选票。相反,选举竞争刺激他们把自己的信仰说成是最能吸引大众的东西,那些东西通常具有种族的、民族主义的和宗教的特征。
萨缪尔·亨廷顿
更具有工具性的日本社会和印度社会比儒教社会和伊斯兰社会更早也更容易地进入了现代化。它们更有能力引进西方技术和运用它来支持自己的现存文化。
萨缪尔·亨廷顿
«
1
2
...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
1626
1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