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情感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先是“漠视”,然后是“溺爱”,再就是今天的“萦绕心头的爱”。这三种情感就是阿利埃斯识别出来的历史上的三类儿童观念,其中第三种是对孩子的自然之爱与监管、培养孩子的教育责任感的混合,它最初是为数不多的教会改革人士和道德家们的教育观念,随后推动了严厉的纪律在学校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并进入家庭,改造了父母因为孩子可爱、好玩而产生的浅薄的溺爱,这种新的儿童情感或可名之“教育之爱”。
严开宏
何为认真地对待童年?如果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幸福时间中立性的虚妄,意识到童年和幸福是不可分离的,就会把儿童视作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完全人格的人,有头脑亦有身体、有理智亦有情感、有学习亦有玩耍。认真地对待童年,就是认真地对待童年的完整性。
严开宏
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
李泽厚
线条不只是诉诸感觉,不只是对比较固定的客观事物的直观再现,而且常常可以象征着代表着主观情感的运动形式。正如音乐的旋律一样,对线的感受不只是一串空间对象,而且更是一一个时间过程。
李泽厚
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练,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留恋不止。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得从哪里起头?得从遥远得记不清的时代开始。
李泽厚
情感疲劳: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恐惧﹣肾上腺素分泌﹣更加恐惧的恶性循环。
克莱尔·威克斯
神经性疲劳的分类:肌肉疲劳、情感疲劳、心理疲劳、精神疲劳。
克莱尔·威克斯
神经症产生的顺序:紧张﹣神经敏化作用(情感被放大化)﹣困惑与恐惧﹣情感疲劳及其他并发现象﹣神经症。
克莱尔·威克斯
我想,教育的最宝贵之处,是用情感育人,教师善意的一言一行最能激起孩子心中美好道德的萌芽。特别是当班级有体弱生和病残生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班集体进行爱的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同学,有一颗怜悯之心。
桂贤娣
冲动是魔鬼,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过分冲动,要控制自己的情感。
罗翔
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它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罗伯特·戴博德
孩子长大后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时,一旦当时的孤独感涌上心头,随之而来的便是强烈的悲痛与绝望,我们能够明白他们小时候是多么煎熬。他们需要一个共情、陪伴的环境,而这恰恰是他们所缺少的。不光是孤独感,与恋母情结和本能发展有关的情感也是这样。
爱丽丝·米勒
孩子被母亲自私地占有,并不意味着母亲没有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爱,相反,母亲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客体热爱着,但并不是以孩子真正需要的方式,而且这种爱的前提是孩子必须披着虚伪自体的外衣。这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却可能会阻碍孩子发展真实的情感。
爱丽丝·米勒
父母与孩子在体验和发展自己情感方面存在困难,从而导致了双方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依赖。父母从孩子的虚假自我中找到了渴望已久的认可,以代替自身缺失的良好的心理结构;而无法依靠自己建立良好心理结构的孩子则先有意识,后无意识地依赖父母……父母留给他的“遗产”就是父母对他的心理投射,他可以把自己的真实自体深藏其中。
爱丽丝·米勒
成年人也只有在内化了一个爱自己、能与自己共情的自我客体时,才能体会自己的情感。
爱丽丝·米勒
母亲就像一个孩子,在找寻一个可供支配的对象。尽管这看起来有些矛盾,但孩子确实是合适人选。孩子无法逃避,就像自己的母亲小时候一样,他可以被塑造成大人想要的样子。大人可以从他身上获得尊重,可以指望他体会自己的情感,可以被孩子爱慕和欣赏,在孩子身边会感到自己很强大。
爱丽丝·米勒
真实自体处于不沟通状态,因为它必须被保护起来,在病人身上没有什么比他的真实自体藏得更深的了。当病人历经苦痛,接近真实自体时,他们身上仍有这么多真挚的情感在掩饰、否认和自我疏离之间夹缝求生,并最终流露出来,这就像是见证奇迹一般。但是倘若我们认为,在病人的虚伪自体后面隐藏着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真实自体,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人是没有自恋障碍的,他只是在有意识地保护自己。
爱丽丝·米勒
抑郁可以理解为自我丧失的信号,而自我丧失主要体现在否定自己的情感反应和感觉。这种否定始于童年中因为害怕失去客体的爱而进行的至关重要的适应性改变。随后,在客体投射的内心形象的影响下,这种中否定延续了下来。因此,抑郁向我们暗示了病人身上存在一种早期的障码。
爱丽丝·米勒
如果自由的根基在童年就被切断,那么这种自由就无法实现。因此,自恋障碍的人只有不再害怕童年早期强烈的情感世界,才可能找到他的真实自体。
爱丽丝·米勒
如果一个人不想成为各种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傀儡,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到依靠。也就是说,他要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情感,并有能力把它们表达出来。
爱丽丝·米勒
«
1
2
...
43
44
45
46
47
48
49
...
77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