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罗翔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罗翔,1977年出生,湖南耒阳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
当我们习惯了面具下的人生,我们也就无法诚实地接受自己的不足,无法忍受批评,无法忍受他人的嘲笑,那最终我们也许会释放我们内心的幽暗,走上不归之路。
罗翔
最初看书你会觉得是为了获得他人称赞,但后来你会慢慢地发现,当你爱上了看书,书籍本身就是对你人生的嘉许和点赞。
罗翔
正义暂时看不见,不代表正义永远看不见;当下觉得没有意义,不代表就真的没有意义。每一个碎片最终都将拼成一张完整的图片,有一天,也许会有人给我们揭示所有碎片所指向的真正的意义。
罗翔
这个社会存在大量大量的一些行为,那它是否构成犯罪的话,还是要看这种行为是否是社会生活所禁止的,如果一种行为是社会生活所允许的,那它当然就不应该以犯罪论处。
罗翔
幽默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而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到背后故事的沉重,去向往光明和正义。看惯了黑夜的人不应该习惯黑夜,而是应该期待黑夜中的光明。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幽默,但这种幽默啊,不是让我们彻底地去怀疑人生,而是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去生活。
罗翔
刑法本身就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你说:“我这个人,我是有底线的,我不杀人、我不诈骗、我不盗窃。”大家觉得这种底线就认为你是个好人了吗?那正好相反,不太合适吧。因为其实人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呢?真正的自由,其实是自律的自由,而不是放纵的自由。
罗翔
像市面上其充斥了很多毒鸡汤啊,你觉得味道鲜美,听了之后让你感觉精神一振,但是很有可能这会把你带向人生的歧途,陷入毁灭的道路。所以套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各种毒鸡汤的兜售者都是一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用似是而非的道理来蛊惑人心、来赚取钱财。我只希望有一天啊,我不会成为这种毒鸡汤的兜售者。真正的真理往往是似非而是,看起来像悖论,让我们思考理性的有限、人生的短促。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开启智慧的大门。
罗翔
我们永远不要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附着不加边际的价值,感情也是一样,爱情也不要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
罗翔
我们学习法律可不是为了钻法律漏洞,而是树立对法的敬畏和尊重。这就是为什么伯尔曼会说:“法律若不被信仰,不过是一纸空文。”
罗翔
我们无法用既定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人。
罗翔
什么叫做经典?经典就是你知道很好,但是你是不会去读的,所以最需要有人推你们。读书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单纯的享受性读书,读书在很多时候也是训练性读书,但我们有的时候读书是为了放松,但有的时候读书是要训练,跟经典对话,虽然这些书不好读,虽然这些书大部分人都不会读,但人类所有的成就靠的都是艰辛的努力。
罗翔
其实我对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理解并不是圆滑,也不是不讲原则,而是生活经验给予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让我们谦卑、同理、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罗翔
其实你会发现人生充满了考试,最重要的考试不一定是能力上的考试,而是有关人生德行与智慧的考试,今天过关不代表明天就能继续过关,但今天失败也不代表着明天还会失败,我们每天都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结局充满了开放性,但不知各位夜深人静入睡之前是否会盘点与反省今天的各种考试、德行上的考试做得怎么样,愿我们每天都能够尽力地对待每天的考题,每天的考试不留遗憾、勉力而为。
罗翔
法律不能过于的刚性,它还是需要有温情脉脉的一面。
罗翔
“在网络时代,我们似乎也开始渐渐丧失了对复杂情感的体察,丧失了对他人境遇的体谅。空洞和浅薄,最终导致的又是观点的极端和情绪的残暴。美国法学家桑斯坦在其《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将这种现象描述为‘群体极化’,即团体成员中一旦开始有某些偏向,在群体商议讨论后,人们就会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则形成非常极端的观点。可怕的是,如果这种极端意见是集中于某个个体,就很容易演变成对他的网络处刑。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网暴滋生的深层原因。我们的情绪极容易就被极端意见挑动,也越来越倾向对他者进行非黑即白的评判;而这种情绪和判断,又会像利刃一样刺向身处舆论漩涡的个人。”
罗翔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掘阅”意味着“掘穴”,也即是从地底钻出。当我们走出洞穴,从黑暗中进入光明,阳光下白衣如雪,朝闻道夕死矣。
罗翔
其实我想,人呢,还是应该抵制诱惑拒绝试探,说实话,如果在这样一种试探的环境下,人其实很难避免试探,所以人是应该远离试探,不要给自己试探的机会,因为人嘛他都有好赌的心理……但是人都喜欢过不安定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人会毁掉自己的幸福,因为这种幸福是平静的。
罗翔
古人云: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符合我们有限的经验。这就是为什么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从来都是稀缺的,邪恶往往不可一世。但是,我们仍然相信美德与正义的存在,一如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台词中所说的:看见的不用相信,看不见的才需要相信。
罗翔
如今,人的物化大行其道,对人的尊重时常被认为是一种弱者的行径,强者常常不屑尊重他人。的确,如果不承认人内在的神圣价值,人只会根据他人外在的身份、权势、地位和周遭的环境去虚伪地表达自己的敬意。于是,人也就很容易把他人作为自己欲念的工具。男女交往更是如此。
罗翔
一般人之所以谴责不正义,并不是怕做不正义的事,而是怕吃不正义的亏。
罗翔
«
1
2
...
25
26
27
28
29
30
31
...
94
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