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伯特·海灵格
“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
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生于1925年12月16日,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以及“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
我们在处理孩子或青少年案例的时候,他们有时候表现得非常倔强、或者具有攻击性,或者想要离开,甚至想死,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们,常常会忍不住想要给他们好的建议。那些孩子的看护者们要知道,这是完全没有用的,因为孩子们会感到不被理解。无论他们做什么,尝试自杀、逃跑、具有攻击性,他们的行为全都出自于爱。然而问题是:为了谁呢?我们必须知道他们的爱去向哪里,也许那让他们愤怒的人,常常也是他们所爱的人。
伯特·海灵格
海灵格:我是家族的一部分。我们的家族是深植于某种更大的事物,是在一个群体之中,受到一个共通的良(conscience)所指引。良知和意识( conscious )不一样,它具有严格稳固的定律。第一条严格的良知定律声明:任何一个归属于群体的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外。如果有人被排除,这个良知会迫使一个后面出生的家族成员,来代表这个被排除的人。所以,在这个良知的カ量控制之下,群体中的成员不是自由的。
伯特·海灵格
海灵格:我想说些关于爱的东西。太多的爱是软弱。有很多的爱是因为人们无法承受一些东西,因为他们无法忍受一些人和他们的命运。因此,他们成了助人者。
伯特·海灵格
在家庭系统排列当中,我们看到:当系统当中的一个成员,无意识的认同了另一个成员的命运的时候,会产生强大的愿望去“帮助”。受到这种愿望的趋使,我们会去干预那些我们不该干预的事情:错误地站到了父母的序位上,进入到父母的关系纠结之中,或者在察觉到整个家族系统的亏欠时,误以为自己可以替整个系统进行偿还。
伯特·海灵格
尊重一个人意味着,我认可他的存在,认可存在的方式,认可他存在的方式是正确的。这也包括了:我认可我自己的存在,认可我自己存在的方式,认可我自己存在的方式是正确的。如果我认可了自己和他人,那么我就可以放下一个幻象,认为我和他人应该变得更好的幻象,这个幻象挡在我们和真实之间。
伯特·海灵格
家庭排列工作的核心是和解,尤其是孩子与父母的和解。每一个人都希望接受父母好的一面,而去抱怨父母不好的一面,这样的态度,这样的重复会让我们冻结固着在过去原生家庭的冲突当中。评判“好,坏”,会将一些人和事排除在我们的心灵之外,将我们更加牢固的和过去联接。而助人治疗工作的要点在于促进发展和成长,所以助人者需要时刻警醒,放下评判心。如果他和案主同样去评判分别,去指责愤怒,去要求补偿,去认同案主的“好坏”,那么他就阻碍了和解。
伯特·海灵格
如果案主将治疗师定义成自己的再生父母,他在无意识当中就会进入到一种忠诚感的纠结:他会在潜意识的层面去证明自己的亲生父母才是更好的父母,而开始部分或全部拒绝治疗师给予的建议,帮助;开始越来越挑剔,拒绝感谢,责备治疗师。
伯特·海灵格
心理治疗师有时会无意识的进入到案主父母的角色,对待案主好像是对待未成年的小孩子,而案主会像看待“再生父母”一样看待治疗师,期待自己童年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一切都可以从治疗师那里获得。如果这样的情形发生,那么治疗关系就进入了困境。如果治疗师把自己定位成案主更好的父母,以这样的态度进入到助人关系,那治疗师会在一开始倾其所有地给予,一段时间之后又不得不尝试在治疗关系中设立界限。
伯特·海灵格
养父母必须把自己看作是亲生父母的代表。他们必须尊重孩子的亲生父母。只有当他们尊重孩子的亲生父母,他们才会尊重孩子。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比亲生父母有优越感,孩子就会复仇,并且说:“你没有比我的亲生父母更好。”
伯特·海灵格
过度亲密是对成长的拒绝。
伯特·海灵格
在关系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动力是,清白者往往是较危险的人,因为清白者心怀极度愤怒,会在关系中做出严重破坏性的行为,他失去了适当的平衡感。
伯特·海灵格
头痛的问题可能是来自被堵塞的爱,通常是因为与母亲的联系被中断了。
伯特·海灵格
很多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有一种想法,以为他可以靠着说服力,或是用努力,或是用爱去驾驭秩序。但秩序却是早已被排定了的,也是不能用爱来取代的,爱只可以在秩序范围内成长。
伯特·海灵格
人在幸福中会体验到危险与不安,因为幸福令人感到孤独;对于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是如此,也会有这份危险不安的感觉。反之,在遭受重重困难和不幸时,人与人更可以保持在群体中。在困难和不幸当中,人有一份清白和忠诚的感觉;但在脱离困境和拥有幸福时,却有罪恶和反叛的感觉。
伯特·海灵格
«
1
2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